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提高品质/跨界融合 构建“吃喝唱拍”一体化场景

2025-11-12 05:02:4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KTV的转型正尝试以“跨界融合”重塑自身。图为消费者在KTV享受大屏打游戏。

  当KTV的菜单从“零食配酒”升级到火锅、烧烤等各式美食,当食客们放下筷子还没擦嘴,转身就拿起了枱球杆、坐进了电竞椅……KTV的转型早已跳出“美食竞赛”的单一赛道,正尝试以“跨界融合”重塑自身─增加桌游、剧本杀、派对定制、企业团建、直播等功能,构建“吃、玩、唱、拍”一体化的新场景。业内人士和专家普遍认为,这种“KTV+”模式,或将成为线下娱乐的新趋势。

  在广西文化娱乐行业协会副会长刘辉看来,“KTV+的苗头早已显现,且走的是“小而精、贴需求”的路子。刘辉表示,在功能拓展上,传统大包厢正被“KTV+枱球”“KTV+电竞”的小综合体取代,聚焦数量不多的唱歌包厢数,再结合年轻人喜爱的枱球、电竞、剧本杀等内容,既好控制成本,又能有效控制服务品质。

  提供“体验价值” 重新与年轻人连接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认为,KTV的跨界转型不仅是商业上的求生,更是整个服务业“功能价值”向“体验价值”升级的缩影。“过去的KTV代表高端商务和社交场景,如今它需要重新找到与年轻人的连接方式。”姚华表示,KTV与餐饮、桌游等业态融合,本质上是在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和“愉悦功能”。“人们不再只是为了唱歌,而是为了治癒情绪、释放压力、获得陪伴感。”

  “‘KTV+’不是阶段性跟风,而是服务业发展到极致后的必然方向。”姚华指出,当一个行业发展到顶点时,跨界融合往往会成为新的增长点。“餐饮+互联网催生了外卖,未来的KTV也可能成为一个情绪社交综合体。”他认为,“KTV+餐饮”“KTV+派对”“KTV+直播”等业态,都有可能在试错中催生新的商业形态。监管层面,姚华建议应在食品安全、消防等底线之上,给予KTV企业一定的创新空间,让“KTV+”新兴模式有“生长的土壤”。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