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首次提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概念。对此,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许学军12日在教育部发布会上表示,文件首次提出科技教育是破解当前教育问题、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通过一体化科技教育早期发现科技“好苗子”,畅通成长通道,为国家持续输送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与高水平创新团队。
许学军在会上作专家解读时提到,科技依赖人才,人才源于教育,高质量科技教育是连接二者的核心桥梁。从基础教育抓起,系统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夯实国家创新根基、积蓄人才优势,形成“教育育人才、人才促科技、科技兴国家”的良性循环。
他表示,《意见》尤其注重育人目标和资源的有效衔接,大学要在课程建设上发挥“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科研积累,将前沿学术成果转化为中小学科技教育可理解、可实施的指导方案,帮助中小学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设计。
许学军还指出,《意见》最大的创新是充分凸显了科技教育的内涵,不仅仅是科学思维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资源上实现横向衔接,汇聚优质科技资源导入到中小学教育;在课程上实现学科交叉,将前沿科技分学段、分层次融入到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培养科技后备人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