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新闻热话/上海交大明年拟招5000博士生 各方热议

2025-11-14 05:02:5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2025年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毕业博士生接受拨穗礼。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因其发布的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在内地社交网站冲上热搜。招生简章显示,2026年该校博士研究生招收数量将扩增至5000名,较前一年增加近1000人,三年间扩招幅度超过40%,力度之大引发热议。此外,部分非全日制博士生高达78万元(人民币,下同)每期的学费也成为话题,对此,上海交大回应指,博士生具体招收数量将根据学科建设需求和生源情况适当调整,而78万元覆盖的“一期”通常是4到6年。

  有学者对《大公报》表示,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博士培养规模的适度提升确有其必要性,但需要关注供给增速是否快于产业吸纳能力。还有教授发表观点认为,高校扩招博士是教育市场化的表现,但要防止学历贬值等相关问题。\大公报记者 孔雯琼上海报道

  招生简章显示,上海交通大学2026年计划招收约5000名博士研究生,最终以教育部核定的招生计划为准。根据往年数据统计,2024年该校招收博士生约3500人,2025年招收约4000人。按2026年招收5000名博士计算,三年间扩招幅度超过40%。

  扩招聚力国家重点战略产业

  从专业目录来看,招生重点倾向机械、计算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国家重点战略产业范围。财经作家、经济学博士向坤对《大公报》表示,随着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科技创新体系加速构建,博士培养规模的适度提升确有其必要性。“从行业背景来看,当前中国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亟需具备原创能力的战略科技人才。作为顶尖高校,上海交大博士培养紧扣国家需求,扩大招生规模正是响应并落实培养造就大批战略科技人才的时代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亦指出了扩招的市场化意义。他表示,高校扩招是为了解决收入来源。“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的总收入超过300亿元,其中事业性收入占60%左右,当中就包括学费。”

  研究人才与应用场景待融合

  扩招的初衷是积极的,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潜在问题。向坤表示,当前,博士扩招在部分领域已经出现明显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博士人才的需求结构与国内产业升级的方向并不完全一致。虽然博士流向产业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如何让博士在企业中真正发挥作用、与实际应用场景深度结合,仍存在讨论空间。“例如一部分博士在进入企业后,难以感受到明确的价值体现,学术研究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壁垒,使得人才使用效率不高。”

  此外,国内不少行业升级对博士需求量有限,特别是仍以经验积累和规模制造为主的产业,对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吸纳能力相对不足,“为此国内也在推动和产业实践更加密切的博士门类招生,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聂辉华亦指出扩招的另一些潜在问题。例如教育市场化背景下,部分高校设立很多新的专业,从而达到创收的目的。此次上海交大部分非全日制博士的收费成为话题。招生简章学费表显示,不同博士生收费从10万元至78万元不等。而非全日制会计博士学费则高达每期78万元,全日制会计博士学费为52万元。对此,上海交大研究生招生办回应指,“一期”通常是4到6年,具体由学院和导师决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