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图:备受全国民众喜爱的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正在东莞车间生产中。\受访者供图;右图:全运会开幕式现场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科技场景,背后都离不开湾区企业的技术支撑。图为开幕式现场的灯光效果。\大公报记者卢静怡摄
11月9日晚,万众瞩目的全运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盛大启幕。1300平方米的超高清LED巨屏、照度均匀度超过0.9的专业灯光系统、全场零延时的环绕音效,以及粤港澳三地赛事几乎“秒级”同步的转播,这一个个令人惊艳的科技亮点背后,都深深烙印着“湾区智造”的印记:灯光设备源自中山,智能机械人出自深圳,声光电装备产自广州,无电制冷、精准室内定位由香港团队研制……
这些“湾区智造”的优质产品,是开幕式顺利呈现的坚实保障,更是全运会上不可或缺的“幕后主角”。业界专家表示,希望赛后能将创新技术衔接到湾区先进产业中。\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
为护航全运会,广州本土音响设备企业锐丰科技几乎倾尽全力。公司董事长王锐祥身兼开幕式总制作人,统筹创意制作与执行全流程,开幕式多名核心技术岗位也由锐丰班底担当。
深圳机器人 实现高精度同步敲击
“这次最大的难题是声音延时,空场状态下,六万人场馆的中低频混响时间可达7秒。”开幕式音响总监陆秀冰告诉《大公报》,团队针对性布置400多组音响设备,通过多点分布实现声音直达,更研发带有波导管结构的新型音箱,将能量定向输出,成功破解声场干涉与混响混乱问题。陆秀冰说,这一整套设计方案完全由广州团队自主研发,专为全运会定制,“这次真正体现了湾区力量。”
开幕式上,“青铜句鑃”的悠远乐声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三台人形机器人精准敲击千年前青铜古乐器仿制品。这三位“机器人乐师”来自深圳优必选科技。其首席品牌官谭旻介绍:“演奏青铜句鑃与搬运物品完全不同。机器人需具备极高的协调和控制能力。”在演奏环节,团队采用全身力位混合控制技术,并结合高精度视觉识别,实现了±2毫米的敲击定位精度与10毫秒内的同步反应。
湾区中小企业亦崭露头角
大湾区中小企业也崭露头角。中山灯饰产业多家企业为全运会赛事“增光添彩”,小至体育场馆内的灯光,大至开幕式上超高清LED大屏,不少都来自于中山制造。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和“乐融融”周边产品生产招标中,毛绒及玩具类共有7家企业中标,其中4家注册地或生产基地位于有“世界工厂”和“中国潮玩之都”之称的东莞。中标企业、港资企业东莞康达玩具礼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琳表示,企业共设计40余款吉祥物产品,涵盖20厘米、50厘米及挂件款式,并结合篮球、举重等运动项目设计生产限量版公仔。
全运会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遴选130多款高科技产品。全运会筹备期间,组委会还曾面向广东企业发布了一份“科技赋能场景对接清单”。“这是一份‘接地气、能落地、有后劲’的需求蓝图,更让企业振奋的是‘赛后留产业’的闭环设计。”广东师大维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参与全运会的中小企业之一。公司专家夏吉喆表示,赛时其团队将聚焦数字孪生时空智能技术服务,实现对场馆内人流密度、设施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希望赛后能将创新技术衔接到大型活动的安全保障工作中,真正实现“赛时展科技,赛后留产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