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去布料市场,自行采购布料制作衣物。图为年轻女子在街头摆拍。右图:年轻人用缝纫机自行制作服装。
工作日下午的杭州四季青面料市场,人头攒动,大批背着各色编织袋的年轻人行色匆匆,穿行于巨大的“布料丛林”中,不时揉捏色卡,寻觅心仪的面料。近日,“年轻人带火传统布料市场”“这届年轻人开始去布料市场定做衣服”等话题登上热搜榜,这群被称为“布料猎人”的年轻人,正掀起一阵手工製衣风潮。
据《2025中国青年消费报告》显示,18-35岁群体中,选择“自行采购布料制作衣物”的比例三年间增长了280%。其中,70%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厌倦了快时尚品牌千篇一律的同质化设计”。\大公报记者 连愍钰
“这是棉麻混纺布,这是莱赛尔面料。”90后服装设计师龙龙从随身宽大的包中掏出各种各样的布料色卡,她经营着一家线上女装店舖,是面料市场的常客。龙龙介绍,面料市场布料种类众多,每隔一段时间来都能搜寻到物美价廉的布料,一般自己每周会花一天时间泡在这里,亲自触摸面料,带回色卡,再着手进行服装设计。
自行买布做衫 花费可省逾半
“半米普通牛仔面料1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外加10元一米棉布做内衬,像你这个包,如果自己动手做,成本最多二十几元。”听闻记者背着的牛仔单肩包标价78元,龙龙笑着帮忙算了个账,“一台家用基础款缝纫机价格并不贵,便宜的百元就能拿下,年轻人DIY服装,其实在布料和辅料上花费并不会太多,例如,基础款衬衫DIY成本可低至30元/件,而商场类似款式至少售价150元以上。”
杭州四季青面料市场一家布料店店主胡女士告诉记者,一米的香云纱180元,一米的宋锦300元,一米的桑蚕丝150元,这些高端布料的定制产品有的成本仅为线上售价的三分之一。“近年来,能明显感觉年轻顾客比例越来越高,大多数是服装行业的从业者,也有一部分是DIY服装的兴趣爱好者。”胡女士表示,目前,店内除了批发业务还提供零售服务,方便一些年轻人淘少量的布料自制服装。
据《2025中国青年消费报告》显示,18-35岁群体中,选择“自行采购布料制作衣物”的比例三年间增长了280%。其中,70%的受访者明确表示“厌倦了快时尚品牌千篇一律的同质化设计”。
龙龙坦言,从一名服装品牌创业者角度来看,製衣成本不能仅考虑面料价格,设计、包装、损耗等费用都要考虑在内。“电商品牌的服装倍率对比商场服装会偏低,例如,一件衣服成本是200元,我们为了保本,倍率基本在3至4倍,而商场服装倍率可达7至8倍,因此自寻面料仍意味着我们能获得更高的自主权和成本控制空间。”
追求个性表达 将理念“缝”入服装
来自浙江科技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大三学生泡鱼正在寻找挺括的风衣面料,以完成老师布置的制作成衣的任务,“制作一件服装要先进行打版,接着裁板片、裁布,最后使用缝纫机将布料缝合。”泡鱼表示,“从布料的选择,到版型的设计、工艺精细度的追求等,整个製衣流程都需要自己把握,也因如此,可以把自己的各种想法‘缝’入服装,打造贴合自己身材,扬长避短的服装,让服装真正为人服务。”
“借助缝纫机,把自己亲手挑选的布料变成独一无二的服装时,年轻人获得的不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份创造的满足。”龙龙身上宽松的卫衣和裤子,都是她自创的服装品牌的产品,她通常会在逛市场中形成灵感,然后再将一个个灵感组合在一起,形成最后的作品。“逛市场本身就是一件很有幸福感的事情。”
对龙龙而言,舒适性是她製衣过程中的一大追求。“我喜欢给人带来‘温度’的服装,所以我通常不会选择尼龙这类塑料感较强的面料,而是选用棉、麻等亲肤且可以穿很久的面料。当蕴含了自己生活理念的服装被穿着在身时,我认为这还是一种自我的表达。”龙龙表示,其实製衣过程中经常困难重重,但当服装最终完成时,挫折如过眼云烟,“一些快时尚品牌的衣服质量较差,自己DIY服装,虽然过程较长,但制作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会浪费,衣服的质量会更好些,耐穿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