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9月18日,人们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新华社
对于高市早苗政府正考虑为日本自卫队的“军衔”改名,包括将“1佐”改为旧称“大佐”,对此,军事专家宋忠平表示,日本突然要打破延续70余年的惯例,绝非其宣称的“便于公众理解”“与国际接轨”那么简单,而是想要重新组建当初侵略性质的武装架构。此举可以被视为推动日本“国家正常化”、重获对外动用军事手段权利的一步。高市早苗上台后不断加速日本“向右转弯”,不仅要修改和平宪法,还要重新恢复二战时期旧军衔制,无疑是完全向日本军国主义看齐。
军事专家邵永灵在自媒体账号指出,日本政府试图在日本国民与国际认知中将自卫队与军队彻底画上等号,根本目的是为修宪扩军作准备。对于曾遭受过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亚洲各国来说,“大佐”具有特殊的历史敏感性,是日本军国主义扩张侵略的象征之一。日本政府选择恢复这些承载着战争罪责的军衔称呼,已经暴露出在二战历史问题上的危险倾向,即拒绝对战争罪行和侵略历史进行彻底的反思与清算,而是选择绕开历史包袱,通过对旧有军事符号的再利用,来重构国家与军事认同。
邵永灵认为,日本正试图用“切香肠”伎俩摆脱战后国际秩序对它的束缚,这种行为不仅无法赢得邻国的信任,反而会加剧周边国家对日本军事扩张倾向的担忧。\大公报记者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