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昭示未来/“绝学”后继有人:重建中外文明互鉴记忆

2025-11-21 05:03:0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谈到“琉球学”入选国家级“绝学”学科扶持计划,谢必震说,“如果‘琉球学’不作为‘绝学’来扶持,再过两三年在职研究者只剩两人。”他介绍,“琉球学”交叉性强,历史、宗教、民俗等各方面研究分散,研究力量薄弱。

  今年,福师大中琉关系研究所有了3个博士生招收名额,人才梯队的培养情况有望好转。研究所的中青年学者们表示,“福师大前辈们搭的桥还在,我们和冲绳学界的交流还在延续,很多日本老师很支持我们的研究。但冲绳方面,这项研究在当地也是后继无人,所以我们更应传承好前辈们这项‘绝学’研究的薪火。”

  面对史料散佚、研究断层问题,研究所通过数字赋能研究。

  “‘中琉友好关系史数字博物馆’”已初步建成,未来将推出日文、英文版本,推动全球共享。”谢必震介绍。

  “琉球史料数据库”项目与《中琉关系研究丛书》出版项目也在加紧推进。“‘琉球学’研究通过重建中外文明互鉴的记忆,可以启迪今天、昭示未来。”谢必震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