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5年施政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推动航天科技发展、支持太空经济,配合国家将商业航天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并安排逾1亿港元专项资助覆盖6所高校。苏萌表示,港大实验室也获得其中三分之一的支持,希望能建立起太空探索基础研究与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桥梁。
简化牌照申请 壮大低轨卫星产业
苏萌表示,内地与香港联手发展商业航天,也就是新太空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相互赋能。香港优势在于国际化营商环境与法律体系完善,作为自贸港可降低内地企业出海合规成本,并计划简化低轨卫星牌照申请,吸引全球商业航天企业布局。香港科研与人才基础雄厚,科研成果可快速转化,如月面机器人技术可衍生应用于商业月球探测或太空旅游设备。
在制度与金融层面,香港可以联合内地金融机构探索符合国际规则的商业航天投融资模式,为卫星研发、火箭发射等高投入项目提供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等多元渠道。同时,凭借专业会计、法律等高端服务业,为两地合作项目提供全链条配套支持。
此外,双方可联合拓展航天新业态。苏萌认为,可以结合香港旅游服务优势与内地航天发射资源,开发发射观礼、航天科普研学等文旅产品。同时合作开展商业卫星数据服务,为大湾区乃至全球的智慧城市、精准农业、灾害预警等领域提供高价值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