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一国两制’下的独特地位,香港可以成为空间科学国际合作的“超级联系人”,香港大学太空研究实验室执行主任苏萌透露,明年将有多个重要太空会议在香港举办。
苏萌表示,港大实验室在2024年举办了一场关于太空垃圾的会议,探讨太空可持续性关注卫星运行的低地球轨道安全性,吸引来自20个国家的70名代表参加,国际专家一致认为,香港有望在太空可持续性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研发AI技术 智能化应对太空碎片
香港拥有五所世界百强高校、多元包容的国际科研环境使其具备搭建中外科技合作桥梁的天然优势。苏萌表示,2026年,中国与智利的中智双边天文合作会议将在香港大学举办,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三年一度的亚太分会也将在香港举办,这是香港首次承办该领域国际盛会,预计将吸引数十个国家上千名科学家与行业专家汇聚。
香港还正推动空间科学多领域融合发展。苏萌表示,在AI赋能方面,香港可为嫦娥、天问等任务研发智能控制系统,提升设备在极端太空环境中的自主适应能力;在遥感与数据处理领域,推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在轨智能处理、太空碎片清理路径规划等AI深度应用。通过承接国际项目、吸引顶尖团队来港合作、培养国际化太空人才,香港正切实履行“超级联系人”责任,推动空间科学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