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天空之城❷/深圳加速腾飞 竞逐低空经济第一城

2025-11-23 05:02: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一款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在深圳上空飞行。

  作为全球低空产业“密度”最高的城市,近年来,深圳抢抓新机遇,激发新动能,持续创新突破,全速竞飞全球“低空经济第一城”。“深圳低空经济的加速腾飞,首要归功于前瞻性的顶层设计。”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协会会长、东部通航董事长赵麒直言。

  从政策创新到产业协同,从场景拓展到生态完善,深圳正以全速竞飞的姿态,在低空经济这片新蓝海中不断突破。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实现无人机载货飞行77.6万架次、开通无人机航线250条、直升机载人飞行2.8万架次,低空经济年产值超过900亿元(人民币,下同),形成全球领先优势。预计到2026年,深圳低空经济年产值将突破1300亿元。\大公报记者 郭若溪深圳报道

  2024年,全国首部低空经济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同年,国家民航局批覆支持深圳创建“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家空管部门也明确支持深圳开展无人机城市飞行试点,军地民协同运行机制落地,分类划设管理空域,彻底打破低空经济发展的“空域瓶颈”。从政策体系搭建到空域机制创新,深圳以“谋定而先行”的魄力,为低空经济绘制了清晰的发展“路线图”。

  15分钟奶茶送到顾客手里

  作为世界“无人机之都”,深圳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厚积薄发,全力打造全链条低空产业高地。

  走进位于龙华区的美团无人机起飞机场,工作人员正对一架架无人机进行餐箱挂载工作,通过确认后的无人机迅速升空;数公里之外的美团无人机运行管理中心内,偌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每个无人机运行的各类数据,包括飞行线路、配送进度等。“像这个刚飞出去的奶茶订单,15分钟就可以送到消费者手里。”

  近年来,以大疆、美团、科卫泰等为代表的低空企业大量扎根深圳,持续投入创新,低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规模化发展已成形成势。据统计,目前,深圳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的70%,工业级无人机占全球市场的50%,已集聚19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

  美团无人机公共事务负责人闫琰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团将低空业务总部设立在深圳,是基于深圳良好的技术和产业环境氛围。“像无人机智能化调度系统就是我们自主研发。截至今年6月,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等城市开通64条航线,完成订单逾60万单。”她介绍。

  产学研深度融合 上下游高效衔接

  深圳低空经济的完备生态,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协同,以及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从产业链环节看,产业链上游包括测试设计、原材料、机体结构件、动力系统、飞控系统、导航和通信系统、任务荷载等,深圳代表性企业有高巨创新、赛为智能、华大北斗、哈博森等。产业链中游包括无人机整机制造、无人机反制设备、无人机自动机场,形成了工业级、农业领域、消费级无人机等品类齐全的无人机制造能力。

  在无人机研发制造领域,整机厂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协作堪称典范。当大疆计划推出一款新型工业级无人机时,会与多家零部件供应商联合研发。仅在摄像头选型环节,大疆便与专业制造商反复沟通,明确图像分辨率、防抖性能、低光照适应性等需求,经过数十次试验改进,最终确定摄像头方案,让新型无人机图像采集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同时,高校与科研机构则为产业提供了技术与人才支撑。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在无人机技术、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深耕多年,与企业共建科研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此前,某科研机构研发的新型无人机复合材料,具备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势,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迅速应用于某无人机企业的机身制造,不仅提升了无人机性能,还降低了20%的生产成本。

  无人机低空巡查 守护城市安全

  早前,深圳交警推出了无人机低空交通巡查提醒,配合交警铁骑的地面执勤。当市民驾车经过深南大道,能听到空中的安全广播提醒:“深圳交警提醒您,雨天行车请注意安全……”无人机巡查应用于日常城市交通管理,已成为深圳低空经济众多创新场景应用案例之一。畅想未来,深圳可能形成这样的生活场景:工作日早高峰,从宝安到福田的“空中通勤走廊”上,eVTOL飞行器有序穿梭,避开地面拥堵,将通勤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20分钟;无人机从社区起降场起飞,10分钟内将生鲜快递送达千家万户;突发疾病时,医疗无人机携带急救设备从最近起降场起飞,5分钟内抵达现场……

  目前,低空物流、外卖配送、城市巡检、应急救援、文旅消费、空中的士等多个应用场景在深圳率先落地,已有不少低空头部企业进入常态化运行,企业“飞起来”找到了市场化的开关,实现了带动效应,推动了低空产业发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