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在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以及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游”持续升温,“中国购”也成为入境游新趋势。图为两名西班牙游客在位于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的华为商店里浏览手机产品。\新华社
“带空箱子来中国”的话题,今年以来在社交平台上频频火爆出圈。在扩大免签范围、优化离境退税等政策带动下,“中国游”“中国购”热度持续攀升。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离境退税商店已经超过1万家;2024年中国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8%。
不少来“China Travel”的外国游客,在体验过“买买买”的满足感后,对“China Shopping”印象深刻:“中国产品的质量、设计和迭代速度令人惊叹”“即买即退真贴心,下次来中国要带个空箱子”“箱子买小了都后悔”。从“China Travel”到“China Shopping”,很多网友打趣:“根本不用带箱子,来了再买就是。中国制造,啥都有啊!”
【大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去年底,国家移民管理局进一步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外国人在中国的停留时长已放宽到240小时。更快的办理流程、更长的停留时间、更大的活动范围,让“中国游”的便利性和吸引力不断上升,也让“中国购”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更丝滑更充实。
“游”得深入 “购”得便利
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我国免签入境的外国人达1589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的62.1%,同比上升52.1%。在天津品味特色美食,是许多外国游客的“必打卡”项目;在西安穿上汉服,做一场“穿越”千年的盛唐幻梦;在景德镇体验瓷器烧製,感受跨越国界的窰火传承。故宫长城到老街古巷,从大城市到小县城,“老外”们“游”得越来越深,也“购”得越来越便利。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离境退税商店已经超过1万家。一路飙升的火热数据让中国网友惊叹:“China Travel”这么快就有了2.0版本!
交通方便 特色小城列入外国游客清单
为了让外国游客体验更加“丝滑”,中国很多城市在细节上下足了功夫。移动支付曾经困扰不少外国游客,这种情况正在快速改变。继今年年初推出集支付、通信、交通以及翻译等拓展功能于一体的“畅游通”和“幂方卡”后,今年6月,北京城市轨道交通新增“五大卡”拍卡过闸,进一步提升了移动支付的便利性。
从机场到码头,从高铁站到网约车,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无缝衔接,让许多外国游客体验了“一站式”“无周转”的“点到点”便捷旅行。东南亚等地的外国游客,甚至可以“周五下班来中国”。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目的地,已不再局限于少数大城市,更多中国特色小城开始进入他们的“旅行清单”,“中国游”“中国购”的场景更加多元,商务、探亲、学术交流等活动也因政策与服务优化而更加便利。外国游客漫步于城市街巷,熟练扫码完成一次“China Shopping”;探访非遗街区,学中国匠人做一把折扇、刻一块皮影……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正用自己的双眼“看见”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资本也随着客流涌入中国。2024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万家,同比增长9.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2.4亿美元,为发展中经济体最大引资国。
中外民众你来我往 双向交流
从Travel到Shopping,从政策推动到市场自发,中外民众在你来我往中,加深了解、增进友谊、互利共赢。孟加拉国《闪电》报刊文说,“中国游”已超越经济意义,成为中国以开放和创新向世界递出的一张新名片。人类发展的大方向、历史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大事。这种双向交流和互利共融,契合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必将吸引更多世界目光。市井烟火、三餐四季里的文明对话,终将汇聚更多共识,推动各国人民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