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重庆狼队粉丝小程和她朋友专程来到北京观看比赛。\大公报记者苏雨润摄
当下,电竞赛事带动的消费已不再局限于一张门票,其周边衍生品市场正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期”。从战队专属队服、人气角色手办盲盒,到跨界联动3C数码、美妆护肤、特色餐饮推出的IP联名产品,这些承载着用户情感与俱乐部文化的实体产品,成功将线上赛事的超高热度延伸至线下消费场景,形成“观赛—认同—购买—传播”的完整消费闭环,不断提升赛事商业价值与用户黏性。
电竞赛事 撬动城市多元消费
除了周边产品外,这股“消费潜力”还辐射至更广阔的消费领域。据悉,KPL年度总决赛期间,北京相关区域的酒店预订、交通出行、餐饮娱乐及周边产品消费订单量显著增长。现场观众中以“Z世代”为主的年轻群体占据了绝对主力,其中不乏专程从外地赶来的电竞爱好者,形成了“为一场赛,赴一座城”的新消费风尚,为核心商圈带来了客流增长。
“我在社交平台看到很多观众说要去看比赛激动得睡不着,他们正从全球各地赶来。有在马来西亚机场的、在澳洲机场转机的,还有从新疆、海南坐火车来的,甚至有人拼车赶来北京。”KPL王者荣耀职业联赛负责人、KPL联盟主席黄承接受采访时表示,就这次鸟巢“购票”情况而言,只有不到15%的观众来自北京本地。他认为,电竞赛事为城市带去了客流和曝光,为激发消费活力注入了新动能,电竞主场的持续建设则进一步强化了“电竞+文旅”模式渗透力,为城市吸引力增添源源不断的“活水”。
对于赴外地观赛的观众而言,一张赛事门票只是消费的起点,后续的交通、住宿、饮食等开销才是消费的“大头”。小程是重庆狼队的粉丝,此次特地从成都坐飞机来到北京观赛。她告诉记者,除了1288元(人民币,下同)的门票外,目前她已经花费了近5000元,其中住宿占得比较多。由于鸟巢周边的很多平价酒店早已被订满,她只能订购更贵一些的酒店。小程表示,看完比赛后也不会立刻返程,此次北京之行一共请了5天的假,“之后会去南锣鼓巷、故宫转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