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高市搞事 日本有事 | 借口“存亡危机” 日本外侵惯施恶谋

2025-11-28 08:57:01大公报 作者:张宝峰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图为民众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新华社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将“台湾有事”与“存亡危机事态”挂钩,暗示武力介入台海的可能。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野心膨胀,疯狂对外侵略扩张,犯下滔天罪行,所谓“存亡危机”正是其惯用借口。高市涉台谬论不是逞一时口快,她上台前与一帮日本极右翼势力打得火热,让沉浸于帝国旧梦的历史复辟主义者把她当作“最理想的首相人选”。高市上台后接连抛出提前完成防卫费增额目标、设立“国家情报局”、放宽武器出口规则、修订“安保三文件”、讨论修改“无核三原则”等论调,尽显日本右翼政客欲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邪恶与冒险本质。高市的狂言和军事扩张设想,罔顾法理和历史事实,从根本上否定日本遵循和平宪法、作为和平国家的发展道路,暴露“战争国家的丑恶嘴脸”,国际社会须高度警惕。

  2015年,在日本民众强烈抗议声浪中,日本国会强行通过安倍政府提交的旨在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新安保法案。这份法案将“存亡危机事态”定义为“发生针对与日本关系密切国家的武力攻击事态,并因此威胁到日本的存亡;国民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之权利存在被彻底颠覆的明显危险的事态”。然而,台湾是中国的台湾,其地位问题早在1945年随着抗战胜利彻底解决。采取何种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完全是中国人自己的事。高市将台湾问题与日本“存亡危机事态”联系起来,荒谬至极,骇人听闻。

  “存亡危机”作幌 日本犬食他国

  为了满足自身犬食他国、扩张领土的野心和欲望,日本政客历史上曾多次抛出“存亡危机论”,并以此为借口,大举兴兵,侵犯邻国。

  1894年,日本以“朝鲜内乱危及日本安全”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海军,挑起甲午战争。战后通过《马关条约》掠夺台湾和澎湖列岛,并索取巨额赔款。1931年,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九一八事变”,反诬中国军队袭击日军,以“自卫权”为借口侵占中国东北。随后,日本将东北称为“日本的生命线”,对殖民掠夺进行粉饰。1937年,日本又声称策划华北自治等侵略行为是“日本生存的必要措施”,随后发动“七七事变”,导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除了在中国国土上以“存亡危机”为由肆意挑起一场场血战,在对俄对美时,日本同样故伎重施。1904年,日本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扩张渲染为“安全威胁”,偷袭旅顺港,引发日俄战争。这场战争使日本获得了在中国东北南部的殖民特权,进一步扩大其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1941年,日本又借口“帝国的存续濒临危殆”,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这场战争使太平洋地区成为主战场,东南亚各国相继被日本侵占,当地民众遭受残酷屠杀与奴役。

  国人应从国家利益出发 勿被日本迷惑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沈逸向大公报记者说:“虽然我们不主张民族复仇,也不主张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但是我们始终要对日本心存警惕。一方面,我们要始终从国家利益出发,正常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另一方面,我们永远不要对日本心存幻想,更不要被日本所迷惑。”

  “日本是一个非常虚伪、极度拧巴的社会。”沈逸说,明明是人情淡薄,却要装出一幅人情冷暖的样子,明明是奉行社会达尔文主义,却要故作人道主义的姿态,明明跟整个世界已经几近脱节,却要装出自己非常先进的样子。可以说,日本的“装”和“骗”是深入骨髓、习以为常的。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江永向《大公报》说,高市早苗的涉台错误言论完全无视且公然推翻《中日联合声明》基本承诺。“高市早苗的言论背后还有一个假定场景,那就是如果美军干预台海,日本一定会作为美军最得力的帮兇、打手,出现在和中国对峙的战场上。”

  “高市早苗的涉台狂言不仅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方最严峻的挑衅,更已触犯到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底线红线。”刘江永表示,高市早苗必须收回错误言论,深刻反省,改弦更张。中国就高市狂言及日本反华势力发出的强烈谴责和严正抗议,反映了14亿中国人民的心声。

  信奉弱肉强食 日本对中国抱有莫名敌意

  谈及日本的国民性话题,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沈逸向大公报记者表示,在日本国民性中,包含以下几方面“特质”。首先就是对历史本能的篡改,“大多数日本人,尤其是日本保守派政客,对历史进行篡改是他们的文化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日本就充满了对于历史的篡改,他们的历史是非常不靠谱的。”

  “其次,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主流的意识形态就是经过神道教内化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也就是日本人普遍信奉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沈逸续称,日本对中国还抱有一种莫名的敌意。“他们会认为凭什么你中国取得成功?为什么福岛核电站发生洩漏,你们中国的核电站却没事?诸如此类。这种恶毒的不健康的心理在日本国民当中相当普遍。”

  沈逸强调,未来,中国会继续推进建立一个良性的稳定的中日关系。但这种良性关系必须具备一个前提,那就是:中国的总体实力,尤其是军事实力,必须对日本具备碾压优势。这才是中日之间能够发展良性关系最核心的底层逻辑。

  日本极右煽动反华 裹挟民意美化侵略

  谈及日本国内对高市早苗错误言论的支持态度,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江永向大公报记者说,在台湾问题上,过去也有日本领导人支持中国立场,但日本右翼反华政客始终美化侵略历史,煽动国内反华情绪,不仅不愿看到中国以任何方式统一,而且不断和台湾当局进行战略勾连,近年来日本自民党还和台湾民进党的有关部门建立了所谓的“2+2”安全磋商机制。

  刘江永进一步说,从2013年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以后,日本政治右倾化倾向就愈演愈烈。

  日本政府就钓鱼岛归属问题以及中方采取海上执法巡航的反制措施,污蔑中国“入侵日本领海”并“以实力单方面改变现状”,使日本右翼反华势力得到越来越多人支持。

  “高市早苗继承了安倍、麻生等右翼政客的政治衣钵,支持‘台独’势力与中国大陆对抗,并将在年内进一步修订和强化将中国定位为‘前所未有最大战略挑战’的日本国家安全战略。”刘江永分析说,正因日本国内民意现状,高市早苗有恃无恐,带头对台湾问题横加干涉。

  对付嗜血恶狼 须拳头实力碾压

  16世纪末,日本战国时代的终结者丰臣秀吉抛出一份令世界震惊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吞并朝鲜,第二步征服大明,第三步称霸印度,最终建立一个以北京为首都的亚洲大帝国。很多人把这看作是丰臣秀吉晚年发疯的呓语,但这其实是日本大陆政策的第一次完整雏形。虽然这场战争最终被大明轻松粉碎,丰臣秀吉也在绝望中病死,但这颗毒瘤已经深深埋在日本基因里:他们永远在等待下一个周期和时机。

  最终,甲午战争爆发,随着《马关条约》签订,日本掠夺辽东半岛和台湾,还有2.3亿両白银战争赔款。这笔巨款相当于当时日本政府4年的财政总收入,或者日本皇室640年经费总和。日本正是靠着这笔从中国身上吸走的救命血,建立“八幡製铁所”(二战前日本最大官营钢铁厂),完成近代教育普及,并将金本位制确立下来,彻底完成工业化原始积累。从那一刻起日本踩着老师的尸体,成功跻身“列强俱乐部”。

  历史用半个世纪的血泪,证明一个冷酷地缘政治铁律:在这个邻居的逻辑闭环里,感化是无效的,实力是唯一的通用语言。当他仰视你时,他是最谦卑的学生,连京都的瓦片都照搬你的设计,而当他俯视你的时候,他是最凶残的恶狼,会毫不犹豫地撕咬昔日的恩师。

  日本发动四次侵华战争

  —日本第一次侵华

  公元663年的白江口之战。彼时,日本拼凑起千馀艘战船、四万馀兵力,横渡黄海而来。唐军仅派出170多艘战船、两万余人,一举焚毁日军400多艘战船。史载“烟焰涨天,海水皆赤”,日军士兵尸体漂浮海面,几乎全军覆没。

  —日本第二次侵华

  明朝万历年间(1592年-1598年),史称“万历朝鲜之役”。此时,日本由丰臣秀吉完成统一。他集结20万大军,计划先占领朝鲜,随后迁都北京。最终明军与朝鲜军队联手,在平壤之战中击溃日军主力,又在露梁海战中几乎全歼日本海军。

  —日本第三次侵华

  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这一次,日本已通过“明治维新”完成制度变革,建成现代化的陆军与海军。日军在黄海海战中击溃北洋水师,在陆地上发动“旅顺大屠杀”。战后签订《马关条约》,日本索要2亿多両白银赔款,还强行割占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

  —日本第四次侵华

  1931年至1945年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短短一年多便占领大半个中国,日军实施“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在南京,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与士兵惨遭杀害。1941年12月至1945年8月,香港在日本军国主义血腥统治下度过悲怆耻辱的日子,史称“三年零八个月”。

  日本借口“存亡危机”发动侵略

  甲午战争

  日本以“朝鲜内乱危及日本安全”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海军,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战后通过《马关条约》掠夺台湾和澎湖列岛,并索取巨额赔款:养肥了自己,进一步膨胀了扩张野心,却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日俄战争

  日本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扩张渲染为安全威胁,偷袭旅顺港,引发日俄战争。这场战争使日本获得了在中国东北南部的殖民特权,进一步扩大了其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范围。

  九一八事变

  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九一八事变,反诬中国军队袭击日军,以“自卫权”为借口侵占中国东北。随后,日本将东北称为“日本的生命线”,对殖民掠夺进行粉饰。

  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声称策划华北自治等侵略行为是“日本生存的必要措施”,随后发动了“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

  日本借口“帝国的存续濒临危殆”,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这场战争使太平洋地区成为主战场,多个国家卷入其中,东南亚各国相继被日本侵占,当地民众遭受了残酷的奴役与屠杀。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