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众志成城 克难前行/内地善款汇成暖流 “我们是一家人”

2025-11-29 05:03: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让受灾居民重获安心与温暖,是当前最迫切工作。中国石化香港公司在灾后几小时内,于大埔东昌街社区会堂及中华基督教会冯梁结纪念中学设立两个物资供应点,持续向受灾居民发放食品、瓶装水及其他日用品,切实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大公报记者盛德文摄

  血脉相连,同舟共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笔笔善款汇成暖流,一份份爱心凝聚力量。11月26日下午,香港新界大埔屋邨宏福苑多栋住宅楼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灾情发生后,央企和内地企业纷纷捐款助力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与此同时,内地民众积极捐助受灾民众。充满温情的数字背后,是内地对香港同胞最深切的牵挂,是血浓于水的情感见证。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官网发布数据显示,11月27日12时至28日0时,短短12小时内,35万余人次通过支付宝、腾讯、新浪等公益平台捐款逾760万元(人民币,下同)。“汶川的恩情我们永远记得”“我们是一家人,这次轮到我们帮忙了”等网上留言,生动诠释了血浓于水的同胞情谊。\大公报记者 江鑫娴、李畅 实习记者 王美晴

  短短12小时 内地逾35万人次通过公益平台捐款

  宏福苑五级火灾令香港遭受巨大创伤和损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中央港澳办、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贯彻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政府部署要求,与特区政府保持密切沟通,并配合协调有关部门和地方提供特区急需物资,全力以赴支持特区政府开展救灾及善后工作。

  连日来,从中央统筹部署到地方积极响应,从专业支持到社会互助,国家对香港救灾需求的迅速回应,正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庄严承诺的生动实践,体现出祖国和人民永远是香港最坚强的后盾和最大的底气。

  中国红十字会和全国妇联捐助送暖

  手足情深,血浓于水。不少内地居民通过自发运送物资、组织捐款、提供后勤保障、线上心理支援等方式,积极投身援助行动,汇聚成一股股温暖的力量,与香港本地志愿者形成呼应,共同构筑起民间救援的坚实网络。一些内地网友通过社交平台转发香港庇护中心物资需求信息,号召身边人捐赠或直接邮寄物资至香港相关接收点。火灾发生当晚,部分深圳市民自发组团,为香港大埔火灾群众安置点的香港市民送去衣物、毛毯等保暖物资,缓解他们在寒夜中的困境。一些居民通过微信群组织“爱心物资接力”,收集充电宝、卫生用品等,统一运送至香港口岸交接给香港本地志愿者。

  与此同时,中国红十字会迅速启动人道救援响应,27日向香港红十字会捐赠200万元,用于应急救援和人道救助,并表示将根据救灾需要提供后续支援。全国妇联28日发文称,已指导所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迅速行动,携手港区妇联代表联谊会,深入了解受灾同胞需求,携手爱心企业,捐赠500万元资金用于应急救助、过渡安置及灾后恢复援助,后续将持续关注救援行动,为港区受灾妇女儿童传递温暖。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官网发布数据显示,11月27日12时至28日0时,短短12小时内,35万余人次通过支付宝、腾讯、新浪等公益平台捐款逾760万元。

  危难之际,最见真情。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香港各界倾力相助,捐款总额高达200亿港元。在腾讯公益、支付宝公益的捐款留言区,“汶川的恩情我们永远记得”“我们是一家人,这次轮到我们帮忙了”等暖心话语随处可见。一位北京网友感慨道:“很多曾经受过帮助的地区,如今都在积极回馈社会。这份爱心的传递,正是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精神的生动体现。”  11月27日的贵州榕江村超球场,当地群众扶老携幼,排起长队为香港大埔火灾受灾居民献上爱心。从汶川到榕江,从香江到全国,一场跨越时空的爱心接力,始终在延续。一位小红书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转账截图,并写道:“看到香港同胞的遭遇,心里很难过。”她将账户里的港币全部捐出,冀为受灾同胞送去一份温暖,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哀悼殉职消防员 内地网民:愿英雄安息

  救灾过程中,37岁的消防员何伟豪在执行任务时英勇殉职。其女友在社交平台发文:“你是我的骄傲,我好想好想可以再牵你的手”,字字泣血,令无数内地网友为之泪目。有微博网友写道:“相恋近十年的约定没等到婚礼,他却把生命留在了救援现场。他是冲在火里的勇士,也是满心满眼爱着女友的普通人。”还有网友感慨道:“从来没有天生的英雄,只是有人甘愿为守护他人,扛起责任往前冲。我们记住他的英勇,也应体谅家属的伤痛,愿英雄安息,也盼所有逆行者都能平安归队,不辜负每一份等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