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持《大公报》请愿,批评钟庭耀做假民调祸港 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
《大公报》连日来踢爆港大民意研究计划于2014年,收取美国国际民主研究所(NDI)的资助进行民调,更容许NDI更改问卷题目,民调却没公布;就有关质疑,港大民意研究计划经理李伟健仅透过电邮简短回应。《大公报》记者昨在港大民意研究计划总监钟庭耀出席一个活动后,直接请他回应有关问题,但他“耍太极”兼“游花园”,声称已透过电邮回覆;又称一直公开透明,没有事隐瞒,但之后便与李伟健急步离开。
钟庭耀昨出席活动后与李伟健一起等乘电梯,《大公报》记者追问钟庭耀,到底2014年港大民意研究计划有否与NDI合作进行民调,钟庭耀则大“耍太极”,声称已透过电邮回覆,并已回答了所有问题。记者继续追问,既然进行了民调,但为何又不公布,钟庭耀以昨日活动是关于强积金避答,又要求记者透过电邮联络,扬言“我们绝对公开透明,没有事隐瞒。”当电梯门开启后,他与李伟健便急步离开。
以问题与活动无关拒答记者问
对于容许NDI更改问卷,是否符合港大民意研究计划的一贯做法,李伟健早前透过电邮回覆《大公报》,称按照港大民意研究计划的服务政策,“我们会与合作机构共同设计问卷,但我方拥有最终决定权。”即港大民意研究计划会考虑合作机构意见,然后根据专业标准设计问卷,确保问题专业不偏不颇,“所有合作机构都可以提出意见,但我们不一定采纳,亦不会迁就任何机构的政治立场。”
问题是2014年10月10日,NDI香港经理薛德敖加插了两道题目,李伟健以电邮回覆时称:“附件是根据你建议已经修改好的问卷”,证明“不一定采纳”只是一纸空言。
多个疑点不攻自破
至于为何没公开民调,是否有违“公开透明”原则,李伟健在电邮声言,在所有合作协议,港大民意研究计划都会让合作机构决定公布结果的时间及方式。“你提及的调查没有公布,是合作机构的决定,但民研计划会保留权利在日后公开结果,及把数据用作学术研究,一般期限为研究完成后一至多年。民研计划现正整理民意数据库,把所有冻结期过后的调查结果一并公布。”但问题就是,事件相隔接近四年,为何网页还没公布有关数据,所谓一并公布亦不过是“拖字诀”。
对于钟庭耀有否参与有关民调制作,而不公开民调是否钟庭耀单独决定,李伟健在电邮称,“民研计划总监钟庭耀作为所有民研计划研究工作的总负责人,当然会参与所有调查的问卷设计”,但何时公布就是合作机构决定。
未回应与NDI合作原因
《大公报》记者早前追问李伟健,李伟健回答时直认“呢个项目系同NDI合作”,合约亦是港大民意研究计划与NDI签订。就问卷设计过程及民调结果,为何同时电邮予郑宇硕及真普联,李伟健回答是按NDI要求。但至现时为止,钟庭耀本人却仍未回应为何与NDI合作。
而钟庭耀昨日在金钟出席一个强积金记者会,开会前先与港大民研计划研究经理李伟健耳语,李伟健瑟缩于会议室的一角,更不时拿着相机拍照。但奇怪的是,李伟健不是拍摄钟庭耀或其他演讲者,反而是拍摄在场记者。他至少两度在记者会开始及中段时拍摄记者,拍摄后还偷看四周。
市民再到港大请愿 促炒钟庭耀
图:“爱港连线”20多人昨带同横额,冒雨到港大要求解雇钟庭耀 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
市民的愤怒停不了!《大公报》日前踢爆港大民意研究计划(港大民研)总监钟庭耀于2014年,收取美国国际民主研究所(NDI)资金进行民调后,连日来都有市民到港大请愿表达不满。“爱港连线”一行约20人昨日冒雨到港大请愿,要求解雇钟庭耀。
“爱港连线”成员手持“强烈要求解雇钟庭耀、假民调违规收款祸害香港”横额,及“违规收受捐款”、“制造撕裂”等标语高呼口号,向港大代表递交请愿信,要求港大解雇钟庭耀。团体指港大是一间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人才辈出,但自2014年,港大法律学院副教授戴耀廷发动非法“占中”后,香港明显受外国势力影响,青年人不断产生对国家及对香港的歪念,种下祸根,这都是由外国资金协助下造成。
“爱港连线”成员又拿出近日的《大公报》,指最近《大公报》刊登有关钟庭耀收取NDI资金做民调的报道,他们对钟的行为深表愤怒,并批评港大民研的报告一直都很偏颇,影响了香港市民对国家的情怀,产生社会分化,祸害香港发展。他们亦十分担忧香港大学生的将来,为了建立和谐社会,故强烈要求解雇钟庭耀,以免种下祸根。
持《大公报》批钟收“美金”做民调
“爱港连线”召集人黄小姐认为,港大民研不能反映香港市民的意见,因民调内容受外国势力影响,大部分都是非爱国人士的意见,具误导性,发表的意义不大,故支持有团体建议港大民研于今年11月立法会补选前,不能再公布民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