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港澳情)香港中总会长蔡冠深忆改革开放历程:从木船到高铁
中新社香港10月14日电 题:香港中总会长蔡冠深忆改革开放历程:从木船到高铁
中新社记者 杨喆
1979年,22岁的蔡冠深跟随父亲第一次到内地从事补偿贸易,眼见一艘艘小木船往返香港珠海,载人谈生意;2018年,他见证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不但连通香港与内地各城市,更令大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变为现实。回望改革开放40年来的历程,身为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新华集团主席的他为祖国巨变欣慰,更感慨于改革开放为集团发展带来的机遇。
1954年,蔡冠深的父亲在香港开了个小鱼档,而后因经营得法,成长为投资水产领域的“新华集团”。改革开放初期,其家族水产品生意正面临发展的瓶颈。对此,蔡冠深解释说:“港澳水域小,一出海就是内地的水域了,我们要发展,肯定要跟内地合作。”
其时,补偿贸易成为内地利用外商投资的一种形式,也让不少港澳侨商人看到商机。
1979年,蔡冠深跟随父亲来到内地,成为第一批在内地做补偿贸易的港商。蔡冠深说,新华集团在内地的第一个项目,是与珠海的湾仔公社合作。“当时,内地渔船相对落后,我们投资了几十条船组成船队,在内地海域捕捞,然后我们再收购渔货,用以扣抵投资款。”
为洽谈生意,蔡冠深常常往返于香港的码头与对岸的湾仔公社。“那个时候很有意思,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乘一个小船到对面谈生意,签了合同再回来,贸易就这么展开了。”
蔡冠深说,改革开放前,内地有一个说法是“做也三十六,不做也三十六”。也就是说不论是否努力工作,收入都是不变的。人们缺乏工作的积极性,也就很难富裕起来。“当时渔民用的,只是最简陋的木船,衣服也只有灰、绿、蓝三种颜色,和今天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
补偿贸易大大提升人们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蔡冠深回忆说:“改革开放之后不到三五年,我们亲眼看到沿海的一些地方,已经盖起了一栋一栋的小洋房。农民、渔民富起来了,改善了生活。他们是改革开放第一批实实在在的受惠者。”
1982年,蔡冠深正式接任新华集团总裁。其时集团已在中国内地、东南亚不少地方投资建厂,将产品远销海外。初具规模的经营背后,集团也面临重要的抉择。
当时,中英已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香港社会上部分人士人心浮动,选择移民海外。蔡冠深回忆说:“有些人对香港没有信心,包括我们集团一些高层,也选择移民。但我们有那么大的货量要处理,也要对几千名员工负责,必须做出决定。”
最终,蔡冠深决定留下来。谈及原因,他的回答也非常坚定:“因为我对香港有信心,对国家有信心。”
“国家改革开放,正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几年来,我们和国家谈了补偿贸易和投资,前景一年比一年好,机会一年比一年多。我们见证了珠三角产业的转型升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国家未来发展很有信心。”蔡冠深说。
新华集团1984年买下位于香港屯门的一块土地。蔡冠深说,当时公开招标,全香港只有新华集团一家投标。能以非常低的价格拿到这块地,正源自对国家改革开放的信心。
在这块土地上,蔡氏家族建立了其海产总部,盖成面积达20多万平方尺的海产加工厂、一个万吨冷库和一个私用码头。蔡冠深说:“这是新华集团最重要的转折点,没有这块地就没有今天的新华集团。”
1992年,伴随着邓小平南巡讲话,改革开放迎来新的春天。在蔡冠深看来,那一年之前的开放,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到了1992年之后,内地开放的程度明显加大,经济增长也在加快,国力迅速增强。
面对新的开放态势,新华集团把握机遇,扩张业务。蔡冠深介绍说,集团投资从广东到上海,从天津到大连,不断向北方扩张;在海外的业务也延伸到更多国家,生意涉及海产、房地产、金融、科技、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
“我以前在海外说我来自香港,人家说我只代表一个城市,不跟我谈;今天,我说我来自中国香港,背靠祖国14亿人口,对方就会感到非常踏实,愿意跟我谈生意。”蔡冠深说。
身处改革开放浪潮,蔡冠深说,自己清楚地看到,国家每天都在进步,每年一个新的台阶。“这个过程中,也少不了香港的参与和见证,从乘小木船谈生意,到今天通过高铁连接全国各大城市。”
他强调,40年来,国家改革开放不断为香港带来发展的机遇和动力,而“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正是香港全新的机遇。
今年8月,中总世界华商高峰论坛在港举办,主题正是“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机遇。蔡冠深对记者解释说,大湾区内11个城市可协同发展,互相促进;“一带一路”合作中,香港更可发挥独特作用,助力中外经济合作和民心相通。“香港若抓住这个巨大的机遇,一定可再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