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廉署“神探”荣休 虽孤单但无憾

2018-10-29 03:16: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余振昌称香港廉洁文化得来不易,寄语同事坚守信念 大公报记者陈卓康摄

  【大公报讯】记者陈卓康报道:廉政公署执行处处长(政府部门)余振昌下周起荣休,他在39年的调查员生涯中打过无数“大老虎”。但他坦言,调查员“好孤单,乜都唔讲得”,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但他对作为调查员今生无憾。余又称香港廉洁文化得来不易,寄语同事要坚守信念,“永远依法办事,对得住自己”。

  曾查《苹果》记者贿警案

  被传媒形容为“神探”的余振昌,曾侦破多宗轰动一时的贪污案件,包括2000年《苹果日报》记者行贿警察通讯员案、警司冼锦华案、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案等。余振昌日前与传媒茶叙时忆述,当年是受到“反贪污,拉葛柏”风潮、警廉衝突后的社会气氛驱使,及其中学老师朱敏健(现另一名廉署执行处处长)的邀请,於1979年8月加入廉署。他加入廉署的第一项行动,是在中环街头拘捕贿赂市政局人员的小贩。

  谈到最难忘的案件,余振昌说,是2000年代初的85亿元私烟集团案件。他形容案件峰迴路转,由一宗内部调查引起,案中重要证人徐道仁於新加坡被买兇杀害,他要亲到当地认尸,令他感到挫败,最终整宗案件是廉署与警方、内地公安及新加坡当局合作,将潜逃内地的兇手绳之於法。调查过程连同审讯长达十年,案件令他体会到:“查案最紧要有抗逆能力,跪低要起得返身、好快起返身。”

  近年廉署注重与内地及国际交流经验,余振昌说,若有人邀请,愿考虑到内地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分享。他感慨称,廉洁文化不是与生俱来,香港由贪腐年代走到今日得来不易,而随着科技进步、贪污手法愈趋複杂,作为调查员要“食得鹹鱼抵得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