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阮大勇画出港产片

2018-12-02 03:17: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阮大勇坚持日日画画,希望留多些画在世上/大公报记者林少权摄

  发哥周润发在电影《无双》中说:“做到极致就是艺术。”“香港电影海报之父”阮大勇,凭自学绘画,1975年发表第一张电影海报《天才与白痴》,翌年向许冠杰毛遂自荐,创作电影《半斤八両》海报成名;80年代编绘《玉郎漫画》封面,成为香港人的集体回忆。77岁的阮大勇,仍然坚持日日画画,今年在赤柱开设人生第一间画廊,只希望留多些画在世上,“艺术是永无止境,做到自己的最好,就已经对自己有交代!”/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

  50-60年代 纱厂工人到广告插画师

  “我(1957年)来香港,广东话唔识听又唔识讲,有段时间我想,不如返上海!”阮大勇1941年在浙江出生,自小不喜欢读书,唯有绘画才精神振奋。读完初中,16岁来港读夜校学英文,但始终不是他的专长,“我喜欢画画,但爸爸说揾唔到食,经人介绍到荃湾纱厂工作。”

  在纱厂工作的岁月,朝七晚七,月薪60元,一个月才休息一天。“那时候,我没有什麼要求,总之可以生活,有份工就满足。”做了几年,转做纱布批发,仍然抽空绘画。有一天见报纸找人画画,於是投稿,报馆取录两人,阮大勇是其中之一。崭露头角后经朋友介绍进入出版社,1966年到广告公司当画师,人生开始转变。

  70-80年代 向许冠杰自荐事业一帆风顺

  1975年,他转到一间杂志社工作,替公司绘画第一张电影海报《天才与白痴》;翌年,许氏三兄弟製作电影《半斤八両》,登报聘请画师画海报,阮大勇跑到电影片场,向许冠杰毛遂自荐。

  “我很多时候不争取,唯有当年《半斤八両》的海报是我争取回来的。”两人相约在尖沙咀码头见面,谈了三次,第三次由许冠杰、嘉禾电影老闆邹文怀和何冠昌连同他召开四人会议,何冠昌要求加一个天秤在海报内,阮大勇认为毋须“画公仔画出肠”,何同意,最后画成经典的《半斤八両》海报,电影大卖。

  那些年,港产电影市道兴旺,阮大勇事业一帆风顺,洪金宝、成龙、周星驰等大明星纷纷找他画,当年兴功夫及笑片,採用夸张式(Q版)大头人像画,如《最佳拍档》系列,但爱情片如《阴阳错》,就用写实风格,以木颜色或塑胶彩上色,“我全部用手、用眼、用脑去画,一笔一笔,不用电脑画!”

  80-90年代初 创作《玉郎漫画》封面黄玉郎变有鬚许冠杰

  踏入80年代,阮大勇的才华获“香港漫画教父”黄玉郎赏识。“当时黄先生想找我转行画漫画,但我告诉他,我的专长还是画海报插画。”最后,阮大勇只画封面,为综合漫画杂志《玉郎漫画》画了250多期,漫画杂志高峰期创下10万本销量佳绩。《玉郎漫画》在1992年9月第263期停刊,阮大勇共画了8年。

  黄玉郎回忆称,最喜欢是《玉郎漫画》第一期,以电影《最佳拍档》为封面,画上麦嘉和他,成为“有鬚的许冠杰”,活灵活现,风趣幽默。

  漫画家邱福龙忆述,年轻时买许冠杰的黑胶唱片,首次接触阮大勇的人像插画,曾经模仿绘画。同是画家,他认为阮大勇的人像画用木颜色,是香港最出色的,到暮年仍坚持绘画,不为商业,是真正热爱绘画的前辈。

  90年代 移民新西兰半年回流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