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急症室加价首年 求诊人次大减9.6万

2018-12-08 03:17: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林海莹报道:公立医院急症室收费去年六月起由100元加价至180元后,求诊者下跌4.4%,减少9.6万人次,但病人轮候时间反而延长,紧急病人平均轮候26分鐘,当中仅七成人能在求诊30分鐘内获诊治,连续五年未达服务标準。医院管理局解释,轮候久了主要因为长者求诊人数增加,检查增加。有急症室病人称,“宁愿等耐啲,好过随便打发。”

  医管局昨日公布,去年七月至今年六月,急症室首次求诊者录得约208万人次,按年下跌4.4%。当中,“次紧急”及“非紧急”求诊者佔126万人次,按年减少10.6万人次,跌7.7%;“危殆”、“危急”、“紧急”病人有81.3万人次,升幅放缓为1.3%,佔整体人数比率增至39.2%。医管局总行政经理(感染及应急事务)莊慧敏称,数字反映加价达到分流效果,急症室收费暂无再加价打算。

  “紧急”轮候时间不跌反升

  不过,“紧急”病人平均需轮候26分鐘,较对上一年增加一分鐘;“紧急”病人在求诊30分鐘内获诊治的达标率,也由加价前的78.4%,跌至76.1%,与90%的目标相距更远。医管局急症科统筹委员会主席李启明称,65岁或以上求诊长者有65.4万人,较往年增约2.3万人,75岁免费求诊病人亦升超过一倍,医护需花更多时间与长者沟通,长者病情也更複杂。而且,为纾缓病房压力,急症室多做检查,过去十年每年电脑扫描检查数量升五倍,逾12万宗。他称会继续招聘人手,呼籲市民善用急症室。

  52岁陈小姐昨日因脚痛到伊利沙伯医院急症室求诊,被分流为“次紧急”病人,轮候了四、五小时仍未见到医生。她称不超过十小时都可接受,数月前爸爸因急病到急症室,检查详细很多,“以前淨係睇一样嘢,依家检查详细咗”,她宁愿轮候时间长,亦“好过随便打发。”

  香港急症医学会会长蔡振兴称,急症室医护“工作量同样都是大”,长者问的问题较长,医护需多些时间问症,长者需做的检查亦较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