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支持改革开放 开设香洲毛纺厂

2018-12-16 03:17: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1979年曹光彪(右一)、曹其真(左二)父女在香洲毛纺厂开幕礼上

  今年是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央和全国人民将隆重纪念。

  上月中旬,港澳各界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代表团一行近二百人应邀赴京,在人民大会堂获得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会见前,全团成员在大礼堂梯级上排列站立,曹其真的位置在第一排左边第二位,主席进来,依次第二个和曹其真握手,并微笑说了一句:“老朋友。”

  “老朋友”三字大有来头

  这裏面其实还有一段“小插曲”:按照会见安排,曹其真的位置是第一排左边第一个,但临到站位时,一位本被安排在第五层梯级上的香港陈女士,因体型较胖、走不上去,临时站到了第一排左边第一个位置,就这样,曹其真由第一个握手变成了第二个。

  而习主席的一句“老朋友”,可说比站在第一位还是第二位更重要、也更有意义。

  这一句“老朋友”的时空背景,要追溯到整整四十年前。

  一九七八年初,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负责人,要求永新企业董事长曹光彪先生协助向海外市场推销中国羊毛衫。当时的国产毛衫,款式过时落伍,销不出去,曹先生正感为难之际,灵机一触说,不如由我到内地来办一个工厂试试,负责人答允代为向上级转达。曹先生即修书一封,提出了由他斥资购买机器、兴建厂房、培训工人,在邻近澳门的珠海市投资兴建一间香洲毛纺厂,产品全部出口外销,作为补偿贸易投资。

  结果,曹先生的信经过当时的广东省省委和省政府,一直上达中央,最终邓公点头拍板。中国纺织品进出口总公司和曹先生签订“第一号”协议书,“香洲毛访厂”成为改革开放外资第一厂。

  改革开放“第一号”第一厂

  曹光彪完成“大计”后,香洲毛纺厂具体的筹备和经营管理工作,就全都落到了当时负责企业澳门业务的曹其真身上。父命难违,自此,曹其真天天驾车通过澳门与珠海之间的泥泞小路,开始了艰辛的建厂工作。

  曹其真还清楚记得,当时的珠海,根本就是一个农村,放眼回望都是农田,寻觅厂址不是难事,要地就有地;其次是设备方面,当时曹先生刚準备扩建澳门的针织厂,从英国订购了四套全新的毛纺机器,四套机就由澳门转送到珠海。

  但是,厂房有了、机器有了,工人却是一个大问题。曹其真说,当时经当地政府安排聘用的工人是一群所谓“洗脚上田”的农民,根本连纺织机也未见过,更不要说从事生产了。她从澳门调派老师父到香洲厂来培训,但部分工人无心工作,上班时间到了还不见人,来了之后,有的在门口蹲在地上聊天“打牙骱”,有的去了游水,有的索性回家睡觉去了,把个港方厂长曹其真气得七窍生烟,找合作方的广东纺织品进出口公司负责人反映,但对方竟回应说:“你们资本家就是唯利是图……”

  不求名利为改革开放幹实事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香洲毛纺厂在珠海开幕,五百多位港澳工商界、外交人员、新闻记者应邀出席,当时外交人员和外国记者入境珠海根本“无法可依”,海关负责人就指定曹其真站在关口,一个一个认人和放行,也可谓外交和入境事务上的一大“奇闻”。

  今天,改革开放已如日中天、大步向前,但当日曹光彪、曹其真父女名副其实就是筚路蓝缕、开山劈石的开路先锋和第一人。对此,曹其真不无感慨的说,我们幹实业的,习惯做实事,不为图虚名,但事实就是事实,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像我父亲那样,一辈子爱国爱乡,改革开放还未正式启动,他已率先第一人到内地去投资设厂,这份感情和贡献,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