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香港掀起太阳能热潮!效能品质参差不齐 光伏自用乱买会撞板

2018-12-24 03:17:32大公报 作者:刘心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编者按:
 
本港掀起太阳能热潮! 「上网电价」计划十月起正式实施,加上施政报告提出鼓励民间进行太阳能发电,再以高於市价的价钱售予两电,以推动再生能源,有了诱因,令很多市民跃跃欲试。《大公报》推出太阳能系列报道,访查坊间各式太阳能设备,发现良莠不齐,效能参差。记者更细探太阳能系统市场,了解在安装系统上的种种难题,以及太阳能在本港未来新路向。

图:据估计,在过去漫长的十一亿年当中,太阳仅消耗了它本身能量的2%,人类正致力研究如何善用\网上图

效能品质参差 惊惊地
 
两电推出上网电价计划后,太阳能板顿现庞大商机,市面上出售的太阳能板,价格平至百多元,贵至数万元。记者在市面随机购入三块十瓦特的廉价太阳能板,交给理工大学电力电子研究中心团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三个样本的输出效能参差,均不达机电工程署指引的最低标准,有样本更差一大截。专家指出,其中两个样本构造有问题,有表面变色,有焊接位手工欠佳,除影响寿命外,更会令供电大减。市民欲购买,审慎选择。\大公报记者 刘心(文) 李小榣(图)
 
“呢块太阳能板效能好好先卖得咁贵,唔买就走宝。”记者日前以顾客身份,到深水埗鸭寮街有卖太阳能板的电器舖,购买一块十瓦特的太阳能板。
 
店员声称政府问佢攞货
 
男职员大力推销,称该款太阳能板非常耐用,平均寿命长达十多年,又声称“政府啲太阳能板都系同我攞货,好有保证。”
 
不少店家均表示,自从上网电价计划上月实施后,来买太阳能板的工程公司甚多,部分太阳能板已售罄未及补货。至於查询太阳能板的市民亦不计其数,一名店家更加笑言“答都答到口水乾”。但问到太阳能板来源地,部分人坦言:“系杂唛牌,连包装都无,唔知。”
 
为了解坊间廉价太阳能板的输出效能,大公报记者随机在三间店舖,抽样购买三块太阳能板,包括两块多晶硅太阳能板,及一块单晶硅太阳能板,售价介乎百多至三百多元。记者委讬香港理工大学电力电子研究中心教授郑家伟及其团队测试,以机电工程署提供的输出效能指引,多晶硅效能为13%至19%,及单晶硅效能为15%至20%,作参考标准。
 
三样本质量全不达标
 
测试於日前下午二时、阳光充沛时进行。结果显示,全部太阳能板效能都不达标。其中样本A的多晶硅太阳能板输出效能为12.65%,只是最低标准的九成七。而同为多晶硅太阳能板的样本B,输出效能更只有9.62%,仅达署方指引最低标准的七成四。至於用作比对的单晶硅太阳能板样本C,输出效能则为14.79%,达最低标准的九成九。虽然在测试中,多晶硅太阳能板的效能较单晶硅为佳,但输出效能仍尚未达标。
 
郑家伟直指,以样本B的太阳能板输出效能最不能接受,而它的结构也有问题。“肉眼嚟睇,样本B焊接位手工做得最差,每个焊接位都有唔同程度参差,咁代表质素唔好,亦都好可能导致成块太阳能板晶片嘅电压唔平均。除输出效能大减外,仲有机会火烧连环船,烧晒其他同佢并网嘅太阳能板。”他续说,样本A的太阳能板晶片出现变色情况,同样代表质量欠佳,不但会影响寿命,而输出效能下降速度亦较正常快。
 
议员促强制标示效能
 
立法会议员刘国勳指出,现时上网电价计划推出后,坊间随即出现不少良莠不齐的太阳能板及相关设备,当中效能差异甚大。惟市民对这些设备认识不深,故颇难选择相关产品。他建议海关加强把关,强制制造商标明太阳能产品的效能。亦希望机电工程署加强检验相关产品,确保它们符合标准。
 
机电工程署发言人表示,署方暂没有备存有关投诉及检控数字。但由於安装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属电力工作,因此须符合《电力条例》及《电路(线路)规例工作守则》相关规定。系统接驳至电网亦须按照《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与电网接驳的技术指引》的规定进行。
 
太阳能板点拣好?
 
 
图:为了解坊间廉价太阳能板的输出效能,大公报委讬香港理工大学电力电子研究中心教授郑家伟及其团队进行检验
 
单晶硅及多晶硅太阳能板,都是由结晶半导体制成,只是加工方式略有不同。一般而言,单晶硅太阳能板转换效能较多晶硅高。它性能稳定,寿命较长,故被用於大面积电力转换的发电系统,或太空卫星电力上,缺点是成本较高。至於多晶硅太阳能板,售价较单晶硅的便宜约两成,由於结晶构造并不很稳定,故转换效率相对较低。
 
识别单晶硅太阳能板及多晶硅太阳能板,靠肉眼都可以:单晶硅的晶体为八边形;多晶硅的晶体则为长方形。

如何安装家用独立太阳能系统?
 
直流电转交流电入屋
 
太阳能逆变器的主要用途,是将太阳能板所发出的直流电,转化成家庭电器使用的交流电。一般连接到电网供全屋发电的逆变器,体积约有电热水炉般大小;而只供电予一至两件电器使用的小型逆变器,体积则只有约手掌大,市面售价可低至百元。
 
逆变器货不对办 扮有保养
 
太阳能板以外,太阳能逆变器亦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不可或缺的设备。大公报记者日前在市面随机购买了两个小型太阳能逆变器,交给香港理工大学电力电子研究中心郑家伟教授及其团队检验。结果发现,两个样本转换效率与其说明书上所说的不符。其中样本A小型逆变器,说明书上指明转换效率可达93%,但检测的结果却只有81%。样本B的说明书指转换效率为85%,惟测试的最高效率则仅有82%。
 
最令人讶异的是,样本A的包装盒并没有附保养证书;而样本B虽附有保养证书,却没有显示地址,消费者如遇上质量问题,不知从何追究。
 
海关发言人表示,据《商品说明条例》,“商品说明”就货品而言,指以任何方式及透过任何途径(例如透过口述),就该等货品或该等货品的任何部分而作出的直接或间接的显示,包括对用途的适用性、强度、性能或效能等。商户如就有关货品作出虚假,或具误导性达关键程度的陈述,可构成虚假商品说明的罪行。违反《条例》属严重罪行,最高可被判罚款50万元及监禁五年。
 
1954年首个太阳能电池诞生
 
早於在1839年,在法国的19岁青年贝克勒尔做物理实验时,发现在导电液中的两种金属电极用光照射时,电流会加强,因而发现“光生伏打效应”,为太阳能发电奠下基础。
 
直至1930年,另一名科学家朗格首次提出用“光伏效应”制造太阳能电池,使太阳能变成电能。到1941年,另一名科学家奥尔更在矽上发现可产生“光伏效应”。
 
建基於奥尔的发现,1954年5月,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恰宾、富勒和皮尔松三人,开发出效率为6%的单晶矽太阳能电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电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