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大球场拟增设田径跑道供市民跑步、举办体育及社区活动
【大公报讯】记者曾敏捷报道:香港大球场举办的大型体育活动,预料长远会被日后落成的启德体育园取代。为地尽其用,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建议重建有64年历史的大球场,增设田径跑道及发展成公众运动场,供市民跑步、举办体育及社区活动之用,惟看台座位数目则会由现时约四万个,大幅缩减至8000至9000个。多个体育总会及地区人士均赞成。
康文署指出,香港大球场是全港最大型的多用途户外康体场地,但座位数目及欠缺藥检室和媒体中心等配套,都不能满足每年的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和其他大型国际赛事需要。启德体育园将兴建一座有五万个座位的主场馆,料可发挥功能,日后亦会取代大球场举办大型活动。
启德体育园取代办大型活动
署方建议,改建大球场为公众运动场,设真草球场作足球及榄球比赛、符合国际标準的田径比赛设施,但看台座位数目会由现时四万个,缩减至8000至9000个。在没有大型活动时,运动场免费开放予公众跑步,市民和团体亦可订场进行足球、榄球和田径训练等活动。发言人称,香港足球总会、香港榄球总会、香港业余田径总会及香港学界体育联会等体育总会,都支持重建建议。
足总副主席贝钧奇认为,大球场重建计劃合理,因日后启德体育园的主场馆可容纳近五万人,会是大型体育赛事的首选,“香港确实唔需要两个咁大嘅球场。”而湾仔区议会将於下周二讨论重建方案。区议会文化及康体事务委员会主席伍婉婷称,不少本地甚至国际体育盛事都选址湾仔举行,区内相关场地设施使用率饱和,区内交通及配套承接力不足,现是时候探讨如何还原及增加区内运动场地。
香港大球场1955年启用,起初只能容纳2.8万名观众;至1994年完成重建后,座位增至四万个,但其后先后发生草皮质素差劣、附近居民投诉演唱会等风波,近年日均使用量偏低。除体育盛事外,历年在大球场举办过的活动还有童军大会操,谭咏麟、郭富城和黎明等人的演唱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