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中环湾仔绕道通车港岛塞车迎大改善 林郑:落实“三隧分流”契机

2019-01-20 03:17:33大公报 作者:陈卓康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绕道纾缓大塞车,港岛交通迈进新时代!中环湾仔绕道及东区走廊连接路今早八时首阶段通车,驾车来往中环至北角只需五分钟,相信可纾缓港岛大塞车情况,实际交通分流效果,明天首个上班日便会揭晓。绕道项目耗资360亿元,早于八十年代构思,历时十年兴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在通车仪式致辞,以绕道为例,慨叹今时今日推展基建并非易事,强调为香港长远利益,政府须“迎难而上”,同时亦需“换位思考”。

中环湾仔绕道通车仪式昨早在中环的绕道隧道出入口举行,林郑月娥与一众官员及议员,乘坐开篷巴士由天后连接路经隧道到达会场,过程只需约五分钟。林郑月娥致辞提到,绕道成就了提升香港城市发展的两大重要契机,其一是保护维港,政府当年宣布在完成中区第三期和湾仔第二期的填海来配合绕道的建设后,便不再在维港内填海,并成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共建维港委员会”,即现在“海滨事务委员会”前身;其二是促成香港保护文物的新政策,加快历史建筑的评级和成功活化多座历史建筑。

特首:迎难而上推展基建惠香港

林郑月娥表示,对绕道通车百感交集,早于1987年政府首次提出有需要沿港岛北岸兴建一条策略性道路,几经波折包括填海争议、群众运动、清拆天星和皇后码头、司法挑战、工程延误等等,足足三十年,终于到今日通车。

林郑月娥提到,她曾两次参与绕道的建设,包括2003至04年担任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常任秘书长时,处理填海的争议及官司,以及2007年以发展局局长身份向公众解说为何要迁拆皇后码头,令她体会到在香港推展基建并非易事,“但为了香港的长远利益,我们须迎难而上;我们亦需换位思考,尝试去了解反对者所持的理由,看看有没有化解的方法”。她认为,香港面对大型基建和土地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应该仍然以“迎难而上”、“求同存异”的精神,全力让香港能向前发展。

林士街天桥东行落斜永久封闭

全长4.5公里的行车隧道及连接路今早八时实施第一阶段通车,驾车来往中环至北角只需五分钟,相信可纾缓港岛大塞车情况。林士街天桥东行落斜位永久封闭,以进行绕道西环方向支路改建工程,所有绕道中环出口的车辆,须左转返回干诺道中,有区议员担心国金二期“苹果桥”十字路口造成新樽颈;运输署及警方呼吁,前往西区及西隧的驾驶人士,宜继续取道告士打道及夏慤道。

林郑:落实“三隧分流”契机

图:绕道中环隧道出口采用流线型天幕及绿化设计/中新社

政府本周三将就“三隧分流”方案向立法会提出无约束力动议,建议红隧及东隧私家车收费40元,西隧减至50元,直至西隧2023年专营权结束。林郑月娥昨日在中环湾仔绕道通车仪式上致辞时,不忘向议员及公众推销“三隧分流”方案,称绕道通车后,西隧连接路的挤塞情况将获纾缓,造就善用西隧剩余容量的条件,是落实“三隧分流”和中区“电子道路收费”的契机,方案的额外好处是将西隧私家车的收费由70元减至固定50元,直至营运期于2023年中完结,避免驾驶者承受未来几年的大幅加价。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昨早接受电台表示,政府与西隧公司的谈判过程艰巨,是特首林郑月娥亲自到北京与西隧公司“极高层”商讨,“晓以大义、动之以情”,才令西隧公司原则上同意分流方案,若再与西隧公司谈判,难度会较之前更大,“我下次再回去商讨,对方会问我,陈帆,你上次讲过不算数,今次又会否不算数?大家想想公司会如何处理,就算处理到时间又要多久?”陈帆称,现有的“三隧分流”方案,是推算了40个不同情景后得出的最有效方案,亦是与西隧公司长时间商讨后达成的共识,任何改动不但需时,亦要考虑是否值得,否则结果只是原地踏步。

路牌“出8”标记有段古

前发展局局长马绍祥昨日出席见证中环湾仔绕道的通车,他于2004年任职顾问公司时作为中环湾仔绕道的项目总监,负责绕道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与绕道渊源深厚。他在仪式后接受大公报专访时透露,原来中环湾仔绕道一个不起眼“8”号数字,背后也有一段故事。

绕道出口中区方向的蓝色路牌有个“出8”小标记,一般驾驶者不会深究“8”。马绍祥说,当年设计的初期方案,“从工程师角度,每一条路都希望整到有连接口”,但在谘询过程有很多限制,加上有些位置实在未能填海,只好妥协减少支路数目,但就沿用最初8号支路,跳过了中间的编号,所以出现现时“8号”但数起来不够8条支路的情况。

马绍祥忆述,当年为了预备回应外间的提问,曾分数次由上环行路到北角,“每个路口、每个建筑物都睇过晒”。他认为,整项工程最高难度的环节是在红隧下方“偷个窿”挖行车隧道,“好担心会唔会郁,做咗好多precaution(预防措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