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乙明邨明耀楼旁边的羽毛球场连同周边空地(图中黄色部分),将建组装长者屋\大公报记者张琦摄
有“房屋实验室”之称的香港房屋协会又有新搞作,将首次引入由组装合成法建造的公营房屋,在沙田乙明邨兴建10层高长者屋,提供70个约300平方呎单位,目标明年动工,2022年落成。该项目用於安置年满70岁的房协长者宽敞户,接受调迁者可获终身免租。房协主席陈家乐形容计劃“一箭三鵰”,能尽用乙明邨地积比率、腾空现有单位,及推广组装合成法,若成效显著,会将这方法推展至房协其他项目,以加快房屋供应。\大公报记者曾敏捷、张琦
乙明邨明耀楼旁边的羽毛球场连同周边空地,佔地逾400平方米。房协打算用作兴建楼高十层、有升降机的长者屋。每个单位成本约60万元,连同其他配套,整个项目料需8000万元,可用约60年。
倘成效佳 推至其他项目
陈家乐解释,选址乙明邨是因为该邨有约2000平方米未用尽的楼面面积。项目会是全港首个採用组装合成法兴建的公营房屋,动工后两年内有单位供应,比传统建筑方法所需的四至五年,时间会大幅缩短外,还可减低噪音及工程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若这建筑方法成效显著,房协会考虑将它推展至其他项目,如启德及安达臣道的资助出售房屋项目。
去年施政报告提出70岁以上长者调迁至较细单位可终身免租,鼓励公屋的长者宽敞户腾出单位,给其他有需要家庭。陈家乐称,房协目前有761个全长者宽敞户,乙明邨长者屋会优先编配予邨内约40个长者宽敞户,配合政府政策,接受调迁者可终身免租。
房协会在项目加入更多长者友善设计,包括适合轮椅使用者的厨厕、在项目内提供长者康乐空间等,吸引调迁。
公屋联会:房委会可参考
服务当区的新民党社区发展主任梁昊佳称,居民认同社会需增建公营房屋及长者设施,但担心计劃带来负面影响,希望房协做好地区谘询,减少工程影响及做好相关配套。
公屋联会欢迎房协的新计劃,认为可为房委会提供示範作用,建议房委会研究在较多长者住户及地积比率较低的旧屋邨,加插长者屋的可行性,令房屋资源更为善用。
柯创盛倡门槛降至60岁
身兼房委会委员的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主席柯创盛认为,计劃可为长者提供多一个选择,建议房协考虑将年龄门槛下降至60岁,并为接受调迁长者提供搬屋协助及搬迁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