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时事追击\食署“撤防”蚊患升 随时再爆登革热\大公报记者 刘 心

2019-07-07 03:02: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蔡惠诚指大量马鞍山居民投诉区内蚊患严重,近日再向食环署反映情况

  盛夏正是蚊患季节,根据食环署六月的诱蚊产卵器指数显示,57个监察地区中至少有八区指数超出警戒水平,其中以马鞍山最严重,蚊患指数更一度飙升至51.6%。惟大公报记者随机走访各区,竟发现署方近期“撤防”,马鞍山锦英苑停用诱蚊贴,居民惨成“毒蚊大餐”;去年爆发登革热的源头狮子山公园内,更有灭蚊机停止运作。至於蚊患指数较低的大埔区,亦有市民发现白纹伊蚊踪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今年亚洲区录得的登革热个案异常高,有专家直指政府灭蚊防线已濒崩溃边缘,担心再爆登革热。

  甫踏入盛夏多雨季节,本港多区蚊患指数“爆灯”,马鞍山更是急飙重灾区。“今年马鞍山啲蚊特别多,企五分鐘双脚已经会畀蚊咬到肿晒。但最令人费解嘅係,喺呢个时候食环署先话为免误捕雀鸟为由,撤咗啲诱蚊贴。”民建联沙田支部社区幹事蔡惠诚慨叹,屋苑拆除诱蚊虫黏纸后,署方却并未在相关位置安装灭蚊机,或加强灭蚊工作。大量居民向他投诉,指经过屋苑附近草丛或山边,只能自行喷蚊怕水或贴蚊贴自保。

  行山客:啲蚊多得好恐怖

  同区的马鞍山郊野公园情况更恶劣。从将军澳远足至马鞍山郊野公园的行山发烧友阮先生谓,“我同女友每两个月都行一次呢条路线,因为自己唔太惹蚊,所以平日都係贴两张蚊贴就够晒数。但今次沿路行过嚟,啲蚊多得好恐怖,所以唔敢停留休息,要一直行。”

  本港近日又雨又热,登革热的病媒白纹伊蚊已转趋活跃。据食环署的资料显示,马鞍山五月的蚊患指数是9.4%,六月大幅飙升至42.2%,全港最高,而该区的第一阶段蚊患指数更一度升至51.6%,打破往年纪录。

  狮子山公园灭蚊机竟停用

  大公报记者之后再巡查黄大仙的狮子山公园,该处为去年爆发登革热的源头之一,记者发现公园内设於缓步径的太阳能灭蚊机竟停止运作。据悉,该灭蚊机机顶的太阳能板,原可透过吸收足够阳光后,令灭蚊机喷出二氧化碳吸引蚊虫,而机身风扇亦会同时启动,将蚊虫困於机内。惟当日阳光充沛,但灭蚊机的风扇纹风不动,机内更没有任何蚊虫尸体。

  大埔区蚊患指数较低,但居民同样叫苦连天。近日多名大埔区的居民反映在路旁及家中,发现疑似白纹伊纹的踪影。居民徐先生在Facebook上载图片,指在屋苑附近的告示板上,发现一隻黑白相间的巨蚊,惹来区内居民热议。“呢隻到底係咪白纹伊纹?”“我屋企都有,成个‘一蚊银’咁大。”

  部门各自为政 缺乏监管

  香港虫害控制从业员协会会长梁广源警告,部分地区蚊患指数大幅飙升超过40%,反映政府防疫措施已经失效,登革热及日本脑炎等疫情恐再大规模在社区爆发。梁批评,归根究底是前线培训不足,及部门各自为政。“依家灭蚊主要係依靠外判工人,但佢哋上堂学嘅只係一啲理论层面嘅知识,实战欠奉,仪器操作不当又无人监管,咁试问点做好防疫?”

  食环署发言人指出,署方十分关注蚊患情况,并已在白纹伊蚊诱蚊产卵器指数高於20%的地区启动跨部门灭蚊应变机制,协调防治蚊患工作。署方近日已联同马鞍山锦英苑物业管理公司人员进行视察,并向他们提供技术意见和卫生教育,以加强防治蚊患。而沙田区防治虫鼠组每星期最少一次巡视锦英苑一带公众地方,进行防蚊及灭蚊。

  康文署发言人则表示,署方一直重视辖下场地的日常防控蚊患工作,致力在辖下各场地贯彻执行防治蚊患措施,并会参考食环署意见,加强场地的灭蚊及清洁行动。此外,亦会在场地内装设灭蚊机以加强控制蚊患。现时,狮子山公园一共安装有17部灭蚊机,经检查后确定全部灭蚊机运作正常。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