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专访\陈卓禧:一味纵容其实是害学生

2019-10-31 04:23: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陈卓禧表示,修例风波要平息,最重要的是要回归到法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感受到,要爱护学生,但不能溺爱,对他们一味纵容其实是在害他们。”香港专业进修学校校长陈卓禧28日接受採访时说,年轻人要学会分析对错、要对自身行为负责,否则不仅现在可能犯错,将来还会跌得更惨、受害更深。

  为了降低校园政治化的风险,陈卓禧多次与学生直接对话。“我会告诉学生,你们要爱护自己,要小心自己行为的后果,不要参与危险的暴力行动。”陈卓禧说,反对派及其背后势力利用学生思想上不太成熟、又处於叛逆期的特点,进入校园散播很多似是而非的言论,鼓动学生去做一些之前他们从未想要去做的事情。“对院校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不允许在校园对学生进行上街动员活动。”

  陈卓禧表示,修例风波要平息,最重要的是要回归到法治。法治就是无论你的行为出於什麼动机和理由,对其判断标準应只有一个,即行为是否违法。讲法治精神,就不能因为行为有“政治包装”,就用另外一套标準去对待。我们应该按照法律来处理他们的所作所为。

  “我相信风波总有一天能够平息,但现在我最担心的是此次风波对香港年轻一代价值观念和暴力容忍程度的影响。”他说,哪怕只有一小部分人沦落,也会对整体社会造成伤害,并带来长期不稳定因素。

  总结经验 助港青更了解国家

  陈卓禧指出,现在一些年轻人受反对派人士和媒体的误导,对内地情况不太了解或有很多误解。“如何让年轻人更了解国家,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教训,把工作做得更深入到位。”他指出,要通过年轻人理解和接受的话语和表达方式,向他们介绍国家现状及未来发展。

  此外,对於年轻人存在误解的领域以及国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区政府也无需迴避,而是要主动去沟通、解释和讨论,并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交流活动,这样才能解答年轻人的疑问,解开他们的心结,逐步改变他们对内地的成见和偏见。

  陈卓禧表示,不可否认,现在香港的历史教育、国民教育都存在一些问题,但问题最严重的还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鼓励多角度思考和批判精神,有的人却借此走极端,到了没有是非标準、价值判断的地步,导致学生是非观、价值观的虚无化。这麼多年轻人没有最基本的是非观、价值观,没有做人最基本的底线和道德,不能说与通识教育没有关係。

  陈卓禧说,国家发展为香港带来很多机遇。真正看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年轻人,不会受风波的影响,会继续在大湾区发光发热。对於大湾区建设,他建议从前期已经行动起来的年轻人当中,找出一些正面、积极的例子介绍给香港年轻人。

  “不要让大湾区只是一个概念,而要变成年轻人能够感觉、体验到的东西。”他说,让身边的同学、邻家孩子“现身说法”,分享平凡人在大湾区发展的故事,才会让年轻人感到建设大湾区是他们可参与并受益的国家战略。

  (新华社记者刘欢)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