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暴乱中,有不少披着媒体外衣的所谓记者,肆无忌惮协助暴徒,甚至参与暴动。这些“记者”有“假记”及大学校媒记者。《大公报》查阅以网媒“记者”身份离开理大被捕记者所属的《啤梨晚报》及近日接受黄媒访问被“英雄化”的几间大学校媒,发现均没有“电影、刊物及物品管理办事处”的媒体官方註册,煽暴媒体完全无王管。有校媒记者向《大公报》承认参与幕后策暴组织,救暴徒助暴。惟由黄媒操控的香港记者协会一直恶意批评警方执法,这个打着记协旗号的机构,其实是一个非常政治化的团体,有记协前执委透露香港记协与驻港美领事有定期饭局。/大公报记者 施文达、张真(文) 李斯达(资料)
黑衫暴徒暴行犹如恐怖分子,摧毁理工大学及红磡海底隧道,与防暴警爆发攻防战。其间警方在理大外设封锁线,准许持有效记者证明文件的新闻从业员离开。有三名离开理大时被警拘捕的“记者”,当中包括网媒《啤梨晚报》记者林匡正。
《啤梨晚报》常发假新闻
《啤梨晚报》有不少大专院校学生追捧,上载的内容充斥污衊警方执法的假新闻,包括11月19日发布理大暴徒在天桥游绳逃走的帖子,竟转载一张伤者血淋淋躺地照片,附以图解称“多名学生游绳由二至三层楼高处逃生,防暴警随后发现,连环开各种弹藥对学生扫射。好多甚至是中学生……”。而事实上,当日有36名暴徒游绳逃走登上旅遊巴被警方截捕,《啤梨晚报》发布不确消息。
砌警生猪肉的《啤梨晚报》并未有在82间网媒及主流媒体机构註册的“电影、刊物及物品管理办事处”办理註册,其他未有註册的大学校媒,还包括城市广播、城大编委、理大学生报、浸大编委、恒大编委、教大编委及中大校园电台等,很多大学生及中学生近期频频浏览这些媒体。《大公报》早前揭发大学学生会耗用合共三百多万元,购买物资支援暴乱,这些直属学生会的校媒记者,近期纷挂上学生证及自製的“记者证”,贴身採访学生暴徒,鼓动仇警。当中“出位”的有浸会大学编委会成员刘泽旻,他在太古城被警拘捕时,曾经大叫“我怀疑佢哋(警察)想强姦我,恐吓我新屋岭鸡姦强姦好好玩。”
校媒“黑记”屈警已变成常态,部分人更滥用“记者”可自由採访,在现场阻警执法,暗助违法暴徒逃脱。一名就读新闻系的大学生Ben更向大公报记者坦言边採访、边营救被捕暴徒:“我同几个朋友一齐开专页,记者证都係自己开畀自己咋!”Ben与同学合作开了一个自称是新闻及媒体网站的“Pixel Images HK”,每个周末晚上,Ben都身穿反光背心,颈挂相机、学生证及自製的Pixel Images HK“记者证”,直踩暴乱现场“採访”,在警方防线进进出出。但Ben的网媒报道,全是仇警、暴徒诉求等立场极度偏颇内容,包括旁述防暴警推撞记者,用海绵弹枪云云。
TG汇集被捕暴徒资讯
Ben直言未有遇过警方查证,又说即使遇查证,他是自设网媒的“记者”,认为应获记者的合法採访权。Ben更透露,有网媒记者参与过“抢犯”活动,但他比较胆小,只协助拍摄被警察抓捕的暴徒样貌,及摄录暴徒高叫自己名字的一幕,然后将有关视频交与背后的所谓救援组织。
Ben觉得协助暴徒脱身并无问题,“一条片救一个人,我觉得我啱。”暴徒telegram“被捕人士关注组”每次暴乱爆发,即时汇集整理这些所谓“记者”,在暴乱现场拍摄到被捕暴徒的相片、视频、姓名以及追踪暴徒上了哪架警车的即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