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梁爱诗:争议源於有人不接受回归事实

2020-04-05 04:23: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记者龚学鸣报道:基本法委员会前副主任、香港特区首任律政司司长梁爱诗在电台节目中,回顾基本法获全国人大通过三十周年的历程。她指出,过去九个月动乱,暴露市民对基本法有不少误解,三十年过去,有关基本法的争议有增无减,主要是有些人根本没有接受回归的事实,不断在基本法的字裏行间钻空子,曲解其条文的意思,误导市民,目的是破坏“一国两制”,阻碍基本法的落实。

  斥政客别有用心製造对立

  梁爱诗表示,“一国两制”成功落实,大部分国际社群公认,除了少数政客为了别有用心的目的,每每把香港和中央对立,以诋毁中国,大部分市民都认同“一国两制”对香港是最佳选择,中英联合声明公布时认为如此,基本法通过时如此,甚至今天也是如此。

  梁爱诗提及,1997年以来,基本法在香港的实施,经过不少立法工作和法庭案例,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五次法律解释和其他决定,香港的宪制已建立起来。她指出,同任何新事物一样,实践过程必然遇到各种问题,加上内外时势不断变化,避免不了争议和矛盾,例如:全球都面对贫富悬殊、收入分配不均、住屋置业困难和青年期盼的失落、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竞争、本土主义的倡议等,造成社会分化,转为市民对政府的不满。

  梁爱诗认为,要使“一国两制”顺利运行,甚至在2047年后延续下去,应摒弃不同政见、仇恨和敌对态度,努力学习其精神,完善其实施,否则基本法仍会继续存在,但香港的前途会沦落到什麼地步,可想而知。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