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师资优秀/老师懂粤语 具香港教学经验

2020-12-06 04:23:4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老师张晓旭表示,港澳台子弟班课程跟普通班课程不同,对联考针对性更强

  广东华侨中学是广州市教育局下属最早开设港澳子弟班的学校。大公报记者了解到,该校高中部首个港澳子弟班在师资上配备了最强阵容,也特意安排懂粤语、有香港教学经验的老师任教。广东华侨中学高中部首届港澳子弟班班主任、毕业於香港中文大学的张晓旭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她曾在香港教育机构工作,熟悉港澳教学模式。她介绍,目前首届港澳子弟班裏,有约六成学生来自香港,还有部分来自澳门和台湾。

  英文课採全英语授课

  课间休息期间,侨中港澳子弟班教室裏仍有不少学生在热烈讨论问题,有些学生则在走廊裏看风景。记者看到,书桌上摊开的课本,是一套港澳台侨联考的教材,与普通内地学生的课本不太一样。“港澳子弟班的师资,基本是校内最强阵容。我们的科任老师不少都是学科带头人。”张晓旭表示,港澳子弟班的英文课採取全英语授课模式,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一个沉浸式教学环境。

  对於有意来就读港澳子弟班的香港学生和家长,需提前做哪些準备?张晓旭表示:“香港学生过去经常接触的是粤语和繁体字,在到内地就读之前,最好提前熟悉一下普通话和简体字。”但她又表示,港生亦不用过分担心,任教港澳子弟班的教师,基本都会听会说粤语,可以帮助初期未能适应的学生尽快融入课堂。

  两地课程难度方面有何差异?张晓旭表示,如果港生是从香港初中毕业报读广州的港澳子弟班高中,学习的难度需要适应一个爬坡的过程。“据我了解,比如语文、英语、数学这些基础科目,香港在初中阶段的学习难度比内地要低。所以这些学生到高中后,需要补习基础知识。”

  对比内地学生和港澳学生,张晓旭认为港澳学生思维普遍比较活跃:“班上的港澳学生,求知欲都很强,很关心所学知识能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而且课堂参与度很高,课任老师反映港澳生很愿意和老师进行互动。”

  大公报记者卢静怡广州报道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