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99稀释漂白水”的说法大家耳熟能详,但原来未必正确。明日年廿八,按照传统洗邋遢,疫下用漂白水大扫除,你识唔识拣?
《大公报》随机抽样市面上六款漂白水进行测试,发现一半样本的有效成分低於包装声称含量,两款产品即使跟足说明指示稀释使用,亦达不到声称的杀菌效果;若以衞生防护中心经常在宣传中提及“1:99”稀释使用,更是所有样本的杀菌效果均未如理想,有产品的杀菌率甚至不足25%。
专家教路,最好参考有效成分标示稀释漂白水使用,并提醒储存不当或开封太久,都会影响杀菌效能。\大公报记者 曾敏捷
自2003年沙士后,用“1:99”漂白水清洁家居的宣传深入民心,漂白水成为不少港人家庭常备的消毒用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漂白水更一度供不应求。但我们是否都会正确使用漂白水?我们经常听到的“1:99”、“1:49”稀释比例是否足以杀菌消毒?大公报记者在何文田的超级市场、家品店及藥房,随机选购了六款家用漂白水,并邀请公开大学科技学院副教授史东甫进行测试。
氯含量不同 三款低於标示
检测团队根据美国公共衞生协会标準,以滴定方法测试总氯含量,以反映产品中次氯酸钠的含量。结果发现,六款产品的总氯含量由3.1%至5.0%不等,与四款有标示次氯酸钠含量的产品对比,其中三款的总氯含量低於标籤所示(详见表)。
测试亦分别按照各产品的说明书、衞生署消毒家居所建议的“1:99”及消毒被呕吐物、排洩物或分泌物等污染的地方或物件所建议的“1:49”稀释产品,并利用金黄葡萄球菌进行杀菌率测试。结果发现,其中两款产品即使跟足说明指示稀释使用,杀菌率分别只有28.8%及42.8%;至於以“1:99”方法稀释,六个样本均未能有效杀菌;而若按“1:49”方法稀释,则有三个样本未能有效杀菌,杀菌率只达64.4%至98.5%。
专家:应加强宣传稀释準则
史博士指出,我们经常听到衞生署的“1:99”、“1:49”稀释建议,其实是假设漂白水中次氯酸钠含量达5.25%,否则须按实际浓度以调整稀释分量。很多市民未必知道如何调整稀释分量,政府不妨趁疫情加强宣传,令市民更容易明白,“跟产品使用说明稀释比较容易”。
大公报就测试结果向两款跟足使用指示亦未能有效杀菌的厂商或代理查询。花王(香港)表示,公司对产品有严格监管,确保生产流程及产品出厂时均达到品质要求。由於储存方法及存放时间皆有机会影响漂白水效能,而为避免误导消费者,包装上只标示次氯酸钠多於1%。回覆又提到,日本花王公司曾委讬日本检查公司为花王漂白水进行测试,结果显示能有效杀灭99.9%金黄葡萄球菌。
台湾妙管家则表示,台湾相关法规并无要求必须标示漂白水的次氯酸钠浓度,若民众使用该公司的漂白水产品消毒环境,可参考包装上的标示或到官网去信询问。回覆提到,漂白水的主要效能成分“次氯酸钠”容易受储存环境、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影响,会有不同递减程度与差异,开封后产品效能递减可能更快。
香港海关表示,《商品说明条例》并没有强制规定在货品或包装上必须列明其成分,但商户如在货品资料作出虚假或具误导性达关键程度的陈述,可构成虚假商品说明罪行,违者最高可被判罚款50万元及监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