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二○○九年,陈清泉在香港大学的实验室内做研究工作。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同年,时任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陈清泉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带队赴芬兰考察当时的手机巨头──诺基亚,为打造科技实力规划蓝图。不过后来遇上重重阻滞,先是金融风暴重创经济,及后香港一班反对派议员肆意“拉布”,阻挠社会发展。
“现在是时候了!香港由乱及治,这是香港发展的机遇,更是科技界的春天!”陈清泉说,早前他与一群本港科学家联名写信,向国家主席习近平反映创科需要解决的问题,得到习主席亲自回信。“习主席对我们的来信做出重要指示,信中反映的问题已基本解决,这是国家和执政党对香港科技工作者的关爱和期望。”/大公报记者 汤嘉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陈清泉院士原籍福建漳州市,1937年出生于一个印尼企业家的家庭。1953年,他回国于北京矿业学院机电系(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就读,然后再升读清华大学电机系研究生班,自此,他一直见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几十年来科技发展的伟大历程。
陈清泉自言已经历了三个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是1956年,周恩来总理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激发了科技工作人员的巨大热情。当时在北京矿业学院读三年级的陈清泉,便与同学宋振骐(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来学部委员称号改为院士)一同创办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组织高年级的同学做科学研究工作,并且出版了论文集。
曾带队赴芬兰 考察诺基亚
北京矿业学院后来演变成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陈清泉与诺贝尔物理奖得主Carlo Rubbia教授,在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创办可持续能源研究院,陈清泉兴奋地向大公报记者忆述:“徐州市委书记很重视科技的发展,特别接见并宴请Carlo Rubbia和我。每年春节前夕,都会到矿大校园慰问我们,讲一讲徐州的发展,听一听我们的意见,还给我们发利是。”
第二个里程碑是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大会上作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我国迎来“科学的春天”,大会通过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此时陈清泉刚定居香港不久,受到很大鼓舞,他到美国参加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学术会议,了解到美国颁布了支持电动汽车研究的法案,于是下决心投入到电动汽车的研究。1997年,陈清泉成为香港回归后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科学家。当时的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指出,香港将重点发展两个产业,其中包括资讯科技产业,欲将香港打造成国际的科技中心,向以色列、瑞士、芬兰学习。
三年后,陈清泉义不容辞,亲自带队到芬兰,访问政府有关部门、大学、孵化器、高科技基金、开发区等,学习如何发展高科技。当中包括考察当年的手机巨头─诺基亚公司。“那时诺基亚的二把手,之前在外交部担任要职,他见面时我说,你看看我连外交部的工作都不做了来加盟诺基亚,因为科技对芬兰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首位港人获光华工程科技奖
陈清泉说,自己当时亦邀请诺基亚到港发展,拟引进高科技产品,但后来金融风暴爆发,加上诺基亚对市场判断错误,被苹果手机抢占市场后,该项目只好作罢。他慨叹往后香港科技发展阻力大,香港某些高层人士缺乏科技热情,从回归初期未能引进重量级高科技企业,到几年前有建议成立创新科技局,“竟然要在立法会辩论大约两年,真是浪费时间和资源!”
反观内地,科技发展一日千里。陈清泉表示,彼时内地开放程度远未及现在,香港很有优势,但内地后来居上,并给予一系列的政策惠及香港,而陈清泉本人也受益。“2002年我在港大退休之后,在内地设立了几个研发基地,全赖国家对科技的热忱,知识分子才有用武之地。”
第三个里程碑是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陈清泉当年有份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提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在2016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陈清泉更获颁光华工程科技奖,是首位香港科学家获此殊荣。
珍惜机遇 撸起袖子加油幹
陈清泉表示,现时香港得到国家支持,发展科技将更加顺利。“现在是时候了!一来国安法已经贯彻执行,二来完善选举制度草案也通过了,所以我们香港要珍惜国家给的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幹,弥补失去的机遇。”
2017年6月,陈清泉联合23位在港院士,给习近平主席写信,表达了香港科技工作者报效祖国的迫切愿望和发展创新科技的巨大热情,同时也反应了一些问题,例如科研基金不能过河等。陈清泉说,习主席很快就作出指示,国家有关部门迅速予以落实,令香港科技界十分鼓舞。“我自1953年回国,在科研路上不断地感受到国家和党的关怀,受过很多帮助和奖励。今次习主席的回信,代表国家和党对香港科技工作者的爱护、关心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