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衡量风险/虚拟银行投诉增 开户勿只看高息优惠

2021-07-16 04:24: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虚拟金融近年兴起,惟虚拟货币、虚拟银行等新科技却受到不法之徒利用,衍生多宗行劫、诈骗及洗黑钱等罪案。针对虚拟银行,消委会今年上半年收到10宗相关投诉,较去年同期为多,消委会指,本港8家虚拟银行属起步阶段,但长远发展不容忽视,提醒消费者不应只着眼于奖赏和迎新优惠,应衡量个人日常理财方式和习惯等。

  消委会:魔鬼在细节

  消委会总干事黄凤嫺表示,近年虚拟银行广告攻势凌厉,大多标榜有高息优惠、各类回馈,或者消费时有不同着数等,但这类着数或高息优惠,都有期限及条款,她形容“魔鬼在细节”,呼吁消费者不要单凭优惠而开设虚拟银行户口,要考虑是否适合自己。

  另外,虚拟货币近年大行其道,有学者指由于至今缺乏专属法规及交易保障等机制,如欲接受、交易或持有,必须特别注意价格波动大的风险,而储存于电子钱包的虚拟货品,具有易遭黑客窃取、病毒攻击及平白消失的风险。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