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释放土地资源,特区政府于二〇一一年提出“搬迁沙田污水处理厂往岩洞计划”,新处理厂预计于二〇二九年投入使用。
1982年建成的沙田污水处理厂是目前全港最大的二级污水处理厂,主要承担沙田及马鞍山区约65万居民的污水处理工作。不过,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释放开拓并优化利用紧缺的土地资源,特区政府于2011年3月提出“搬迁沙田污水处理厂往岩洞计划”,将沙田污水处理厂搬入女婆山的拟建岩洞中。
渠务署总工程师(岩洞工程)梁家聪介绍,岩洞共分七纵四横11个主要洞室,整个岩洞建筑群体积达230万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地下岩洞设施,每日处理峰值34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解决香港十分之一人口的污水处理问题。而搬迁计划分多阶段进行,目前第一阶段的工地开拓及连接隧道建造工程已接近尾声,第二阶段的主体岩洞建造亦于今年7月逐步开始,新处理厂预计于2029年投入使用。
项目负责人李易峰表示,沙田污水处理厂目前存在设备老化问题,且露天污水厂的设计难以避免气味扩散。在新项目中,这些问题都得以解决,新建的岩洞便是一重天然屏障,技术亦同样获得提升,工程将通过新的污水处理技术、除味设施,以及经设计验证的通风隧道和通风井布置,岩洞污水厂将不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为社区带来长远效益
作为香港“岩洞发展长远策略”的首项工程,梁家聪相信,沙田污水处理厂的搬迁将为社区及环境带来长远效益,引领香港巨型地下空间应用的发展方向,具备重大的社会民生意义。李易峰也认为,目前污水处理厂占据着优质临海用地,搬迁后能将这部分空间释放出来,用作其他有利民生的用途。
由于工地与马鞍山富安花园等屋苑仅一河之隔,施工过程涉及的爆破等步骤,如何与周边社区和谐共处是项目团队面对的难题之一。李易峰坦言,团队在项目初期和中期就已进行广泛咨询,收集居民意见。当时有居民反映担心工程噪音、工地人员过多导致当区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团队针对性地作出改善,包括加厚加高隔音设施,对围建板进行绿化处理,并提供交通工具接送工友,力求将工程对周边社区影响降到最低。而为了推动工程与社区共荣,公司还在距离项目工地步行约5分钟的地方,兴建了一座休憩公园供居民咨询工程详情、表达意见,同时开放予周边团体举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