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综合废物处理设施第一期 石鼓洲建人工岛 先进焚化减堆填

2021-10-30 04:27: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在石鼓洲附近人工岛的香港综合废物处理设施第一期设施,是香港首个现代化的综合废物管理设施。透过先进焚化科技,能够减少堆填区负荷。

  走访活动的最后一站,采访团来到香港综合废物处理设施第一期工程所在地。在位于石鼓洲附近的外海一个面积约16公顷的人工岛上,本港首个现代化综合废物管理设施I.PARK“源.岛”正在兴建中。在这里,先进焚化科技将得以运用,废物的体积将被大大缩减,能够减少堆填区负荷,更可妥善处理废物,助力香港可持续发展。

  用公众填料筑岛降成本

  工程开展至今近三年,目前已经完成环境基线勘察,多个前期海事工序正在开展,包括海堤建造、深层水泥拌合桩、沉箱预制和安装等。香港振华总工程师陈健说,近30年来,香港首次在外海水深12米至15米的地方建造人工岛。由于水越深波浪越大,全年可正常作业的施工期仅有四个月,在施工过程中,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受疫情和封关影响,大量砂石无法按原计划从内地准时运抵的情况下,团队大量运用本地公众填料填筑人工岛,有效降低了建筑成本、缩短了工期。

  确保施工免扰江豚海鵰

  石鼓洲是白腹海鵰的栖息地,附近海域是江豚的重要生境,施工团队非常重视自然环境保护,早在2018年6月,水质监测、江豚监测、生态监测、声音量度等环境监测就已展开。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团队尽力避免在繁殖季节进行高噪音工作,限制工程船只靠近鸟巢,减少目眩光干扰,确保白腹海鵰的生存环境。团队更采取三种特别监察措施,就附近江豚的分布、栖息地、基线移动、行为模式等,制定系统化和量化调查,亦安排了海豚观察员,以便一旦发现有海豚出现及时通知工地停工。此外,在石鼓洲工地附近发现六个珊瑚品种,其中一个更属罕见品种,对此,施工团队一早展开珊瑚移植和监察工作。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