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组装合成法更快更安全 逾60建筑项目使用

2021-12-24 04:30: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项目

  【大公报讯】记者王亚毛报道:“组装合成”(MiC)建筑法较传统施工突出更快更安全的优势,全港现有超过60个先导项目建设筹备中,包括将军澳中医医院作为全港第一间MiC医院,因重复性较住宅楼低,建筑署表示在空间设计上要预留弹性,配合中医行业未来发展。建造业议会透露,就早前提出豁免MiC建筑楼面面积6%的措施,政府正检视有关百分比。

  将军澳中医医院于今年6月动工,是全港首间以“组装合成”建筑法兴建的医院,项目可提供400张病床,预计2025年第二季竣工,但各组件重复性较住宅楼低成为挑战。建筑署署长何永贤昨日表示,因中医医院涉及化验室、辅助设施等,未必会大量使用组装合成建筑法,但业界正研究机电合成建筑法,天花上的机电都可以用组件的方式思考。

  为鼓励更多楼宇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政府于2019年推出宽免措施,若以此建筑法建成,可豁免6%计入发展项目的楼面面积,但截至今年8月,屋宇署仅收到14宗申请。

  港大建黄竹坑宿舍劲省亿元

  建造业议会主席陈家驹表示,目前“组装合成”技术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要时间适应,而地产商建楼时亦会有许多考虑,他透露政府现正检视研究进一步放宽豁免百分比,料很快会有消息公布。

  另外,香港大学黄竹坑学生宿舍亦采用该建筑法,整体工程时间缩短至4个月,预算成本较传统方式节省近1亿元,预计明年底或2023年初可交付使用。香港大学物业处处长谭景良表示,“组装合成”相较于传统建筑方式,令建筑更加平、靓、正,出厂时包括傢私、冷气等,99%装置都已齐全,不仅更省人力,产生的工业废料更少,且所有工程在工厂内进行,不受天气影响,亦有数字化管理平台可远程追踪生产、运输及组装等工序。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