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政坛新气象──新议员专访/刘智鹏:看连环图迷上研究历史

2022-02-06 04:24:3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刘智鹏表示,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选制后,香港开启了良政善治新局面,是他参选立法会议员的其中一个因素。

  “只有站在历史的角度认识自己的过去,知道自己在何处,才能明白未来往什么方向发展。”

  香港国安法实施、选举制度完善后,香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形成了良政善治、海晏河清的新局面,许多先前对政治望而却步的知识分子、专业人士纷纷积极参政议政。“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岭南大学历史系教授、新任立法会议员刘智鹏用出自《论语》的话来形容自己身份的转变。学者出身的他决心推动改革本港的中国历史教育,令年轻人感受历史之“过瘾”,又呼吁香港检讨文化政策,立足中华文化之根,广纳世界文化之精华。\大公报记者 黄钇淼 吴俊宏(文) 林少权(图)

  回忆自己如何走上历史研究的道路,刘智鹏坦承“可能真是偶然”。小时候看连环图,有《东周列国志》、三国、水浒的故事。家里又刚好摆了“几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细细个我就觉得好好睇。”刘智鹏说,“开始对历史有兴趣。”《三国演义》是关于历史大局的故事,有很多权谋;而《水浒传》与社会史有相近之处,有更多关于人性的内容。《西游记》呢?“会学到中国外面还有一个世界。”

  学者心态 “曾只打算在学术界打拼”

  刘智鹏说,自己读书的时候中史科成绩一直都相当不错,直到进入大学,升上二年级的时候面临专业选择,当时觉得要对人生、对社会有实质贡献的话,学历史会“稳阵”点。再后来从美国读完博士回到香港,一开始只打算做个学者在学术界打拼,但逐渐开始担任公职,刘智鹏认同这也是中国文人的一个传统。“初中读孟子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我就一路记住作为一个读书人,没有理由只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而读书。”

  对刘智鹏来说,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了解我们的传统。他说,“中国有几千年历史和文化,我们很多时候在不知不觉间做的事情,以及我们的价值观,都是祖先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另一方面是知道我们往何处去。他说,“我们国家从古代一路走过来,19世纪中遭遇了千年未见的劫难,一直到20世纪前半几乎亡国,然后才有机会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局面,走向追求民族复兴。只有站在历史的角度认识自己的过去,知道自己在何处,才能明白未来往什么方向发展。”

  “本土思潮” 非基于真实历史

  刘智鹏说,在大学教授历史,他更想令学生“安身立命”,在处世、做事、做人方面有所帮助。他笑称,当时岭大开设历史系是“爬逆水”,因为有些其他学校的历史系都快运作不下去了。但当时学校提出了不同的定位,他的想法是学生未必要走上历史研究的道路,去做一个职业的历史学家,而是通过提供历史的基本训练,让学生形成分析思维,将来从事各行各业都有用。他说,后来历史系的毕业生果然从学校到航空公司、投行都有,作为年轻人的第一个学位,读历史的训练应该是理想的,之后可以转读医学、法律,也可以继续读相关的专业。

  不过,刘智鹏认为香港近年兴起所谓“本土思潮”并非一种“寻根”。他指出,当中有些陈述的目的是为政治服务,并不是基于真实的历史,这些内容不仅给市民造成误导,亦给真正的历史研究带来困扰。“譬如我们喜欢看金庸小说,但不能把金庸小说中所讲的故事当成真的历史。在香港媒体上有很多历史故事的报道,但我觉得大家要分开他们。”

  刘智鹏议员简历

  职业

  •岭南大学协理副校长(学术/对外关系)

  •岭南大学历史系教授

  学历及专业资格

  •华盛顿大学哲学博士(历史)

  •香港大学哲学硕士(中国历史)

  •香港大学文学士(中国历史/日文)

  研究领域

  •香港历史、明清中国、近代中国、

  中国思想史

  授勳及嘉奖

  •铜紫荆星章(2020年)

  资料来源:立法会、政务司、岭大历史系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