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港人做完核酸近十天才出结果 议员吁学内地“20合1”混检

2022-02-23 04:24:34大公报 作者:解雪薇、赖振雄、苑向芹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第五波疫情凶猛,每天都有大量市民做检测,但不少人苦等检测结果至少七日已成常态,有专家直指会造成社区传播风险大增。\大公报记者林良坚摄

  全港疫情大爆发,每日前往社区检测中心排队做检测者众,但检测结果却是“等到颈都长”。不少市民等待7日已成常态,有人因发烧、呼吸困难入急症室,留下检测样本等7日,截至昨日上午才获告知确诊,其间潜伏期恐已传染同住家人,但卫生署昨日只通知她继续留在家中等候。

  有专家指出,5至7日的等待期不仅令市民情绪受煎熬,亦令社区传播风险大增。据了解,本港现时混检样本为单位数,有议员建议仿效内地采用“20合1”的混检方式,检测提速立竿见影。

  “去检测至今,等了将近十天”、“打了很多次电话,一直只叫我等等等”,多名读者向《大公报》反映,经社区检测中心等渠道检测后,5至7日后仍未获知检测结果,其间倍感惶恐不安,亦无所适从。

  一人中招 全屋遭殃

  市民Hayley上周二(15日)在家做快速测试,结果呈阳性,并持续发烧、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等,电召救护车前往玛嘉烈医院急症室,经历在户外帐篷排队、抽血及留样本瓶,最后医护人员建议她回家等候。“家中有两位80岁长者和一个小朋友,仍然叫我回家,很担心传染家人。”Hayley叫苦不迭,质疑为何不能够一、两日内取得检测结果,然后立即送往隔离。直至昨日上午,她终于收到电话通知证实确诊,Hayley形容又是另一个漫漫无期地等待的开始,“仍然叫我在家等通知,不知道又要继续等到何时?”

  另一名住在油尖旺区的王小姐,年初二到车公庙拜神,之后收到“安心出行”通知同一时段有人确诊,她遂于本月14日前往检测,5日后她开始不停咳嗽,但仍未收到检测结果,担心自己已经染疫。但截至昨日,她尚未收到检测结果。其同住室友林小姐表示,担心已受到感染,只好申请在家办公,并不停在家中使用消毒喷雾,慨叹“一人中招,全体遭殃,生活工作大受影响”。

  呼吸系统科专科医生梁子超表示,检测结果等5至7日不可接受,其间市民不仅情绪受困扰,检测结果滞后亦有机会成为防疫漏洞,当务之急是检测提速及加快安排隔离的效率。他认为,应提升检测速度至一日内有结果,可透过上门速递检测樽予市民检测,以及设立专责团队分流化验等,避免因报告结果滞后令照常外出者在社区继续“播毒”。

  承办商:加快需靠内地支援

  内地混样检测已达“20合1”,可令市民获知检测结果的时间大大提速。有检测承办商透露,本港早已采用香港模式的混检,优点是毋须市民回去逐个检测,但样本仅为单位数,有关方法也难以扩大,要加快检测结果,唯有靠内地支援。

  立法会议员陈凯欣表示,检测提速可扩宽检测量覆盖,找到更多确诊者及高效管控染疫者,要靠火眼实验室及内地支援,但短时间内缓解检测慢问题,可仿效内地“20合1”的混检模式,“可以提升到10倍到20倍,即使是阳性,验多一次相信亦比现时市民等待所需时间更短。”

  陈凯欣建议,为普通低风险市民采用混检模式,若出现阳性结果时,要注意向市民说明情况,有待进一步复检,以免令市民产生不必要的担忧。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