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减轻负担/减免薪俸税差饷 中产:喜出望外

2022-02-24 04:24: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过往的财政预算案多有不同程度的“派糖”措施,不过常常有中产抱怨感受不到“甜”,对于今年的“派糖”措施,有中产直言终于感到被关注,当中以扣减上限一万元的薪俸税最为实际。

  林小姐本身拥有物业,月薪接近五万元,她上月缴付的2020/21年度薪俸税超过三万元,为了交税,她每个月会将部分收入储起,以留待年尾缴付;而除了薪俸税外,她亦要每季缴付千多元的差饷,以及每两个月缴付平均超过千元的电费支出。

  昨天公布的财政预算案,当中措施包括宽减2021/22课税年度的百分之百薪俸税及个人入息课税,上限一万元,全港201万名纳税人受惠。另外,亦会宽减2022/23年度四季的住宅物业差饷,首两季以每户每季1500元为上限,其后两季以每户每季1000元为上限。另外亦每户获1000元电费补贴。

  基层:不及派现金实际

  以林小姐为例,她除获发10000元电子消费券外,另外至少可悭回10000元薪俸税支出,以及四季的差饷宽减和电费补贴,合共16000元,她坦言对悭回金钱感到鼓舞。“无谂过有措施有我份,今次算是喜出望外。”

  不过,也有基层团体批评消费券只是“聊胜于无”,对处于手停口停困境的市民,预算案未能解燃眉之急。从事饮食业的邓先生,疫下长期开工不足,每星期只开工2至3日,月入只有不足5000元。他直言连㓥房租金也无法负担,一度曾六个月在街头露宿。对于预算案向市民派发电子消费券,他直言每个月最大支出是交租及到街市买菜,质疑政府为何不考虑派发现金以纾缓他们租金压力。

  社区组织协会副主任施丽珊批评,预算案没针对基层受惠政策,亦缺乏帮助基层就业的蓝图。派发电子消费券只助长商家加物价,不及现金“实际”。香港失明人协进会对财政预算案在支援弱势社群方面着墨不足,亦表示失望。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