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新闻追踪/874旧公屋单位丢空 想住冇得住

2022-05-23 04:24: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大公报记者到和乐邨视察,发现有不少单位装修新淨,却无人居住。

  本港房屋供不应求,公屋平均轮候时间最新升至6.1年,创23年来新高,超过24万户家庭轮候公屋,但同时竟然有874个空置公屋单位,分布在全港45个楼龄40年或以上的公共屋邨。有关单位虽已纳入房屋署的“特快公屋编配计划”。当中49%单位仍已空置一年甚至两年或以上,观塘区占最多,有超过300间空置公屋。

  有邨民慨叹,公屋资源珍贵,任由“有屋冇人住”很浪费。有立法会议员与房屋委员会委员认为,应对空置公屋制定“关键绩效指标”(KPI),提高编配效率。如果机制变得灵活,就可以有人更快“替补”入住。\大公报记者 王亚毛、梁淑贞(文) 林少权(图)

  有团体早前透过公开资料守则,获房屋署回复全港入伙年期达40年或以上的公共屋邨的“特快公屋编配”单位资料,昨日公布有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全港有847个空置公屋单位,近16%的空置单位已空置两年或以上,33%单位已空置12至23个月。

  观塘㓥房多 丢空公屋亦最多

  㓥房林立的观塘区、葵青区占数量最多,分别有317个(36.3%)及154个(17.6%)空置单位。连线成员何家安表示,观塘区以顺利邨的空置单位最多,有110个,其余空置单位分布在顺安邨、顺天邨、和乐邨、坪石邨、启业邨。葵青区以葵盛西邨的空置单位最多,有44个。

  坊间以为“长期空置即是凶宅”,但该团体研究发现,只有23%单位涉及“凶宅”原因而空置,84%是涉及“先天原因”,例如单位设计对残障人士造成活动障碍、未设有电梯、单位靠近排烟道、冷气机房或垃圾房等。

  大公报记者昨日到和乐邨实地观察,多幢大厦都有空置单位。居住和乐邨30多年的曾女士告诉记者,她居住的居安楼,电梯只到14楼,再向上就要走楼梯,相信是令人选楼时犹豫的原因,“现在这么多人上不到楼,却有单位空置在这一两年,实在浪费资源。”

  “关注安置政策连线”表示,不少基层家庭受清拆或其他执法行动影响,暂无住处,只能选择入住屯门宝田临时收容中心。团体希望房屋署善用空置公屋,改作中转房屋用途,供这些受影响居民暂住,并全面检讨安置政策。

  立法会议员、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梁子颖表示,“特快公屋编配计划”于每年二、三月期间推出,申请者需每年提交申请表,浪费时间做重复的事。面对“单位长期无人要,但有人好想要但得不到”的错配情况,房屋署应有新思维,增加灵活性,改善编配流程。

  议员倡引入KPI 优化流程

  梁子颖认为可引入KPI,例如每月要编配一定数目的特快公屋,减少空置。对极不受欢迎、长时间无人选择的公屋,可降低编配门槛,让分数低的申请者合资格申请。同时简化程序,由每年限时申请,改为持续可申请,当有新的特快单位便推出让轮候者申请。

  房委会委员柯创盛表示,应对空置公屋编配设定KPI,并建议半年公布一次指标成效,有助于高效、高透明度处理,避免公众认为浪费资源。房署并应检讨特快公屋编配计划,检视导致空置的具体问题,适时增加诱因,如提供租金优惠、增长免租期等。

  立法会议员、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委员梁文广亦认为,最重要是不要浪费房屋资源、任由公屋继续空置。房署需跳出固限思维,例如主动将编配资格扩展,容许一人住户挑选顺序提前等。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