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陈小姐久闻达德学校好“猛鬼”,特意到元朗寻访游玩,想不到可以学习历史知识。
“今日不用返工,好多地方都去过了,今次特意到来见识这间传说好猛鬼的学校!”陈小姐边“打卡”边说。
疫情持续两年多,郊游、行山玩到厌,有人开始改到废校、古宅寻幽探险。传说很“猛鬼”的屏山“达德学校”和元朗“筱庐”,近期成为夜闯探险“打卡”及“呃like”胜地。
陈小姐说:“想不到这个历险记让我学到许多文化和历史知识,例如了解到当年英国霸占香港、残杀新界居民的事,很震惊!”\盛德文、黄山(图、文)
陈小姐从深水埗远道而来,刚游完屏山文物径,因久闻达德学校好“猛鬼”又多灵异故事,独自前来探胜,趁日落之前好好见识“鬼校”真貌。
学校早已被围封,又有专人看守,陈小姐要绕过杂草密林,在破烂的废校绕了大半个圈,先后在正门、侧门及围栏外,“惊青”地拍完视频及照片后,便匆匆离去。
据悉,每逢假期,达德学校都吸引不少好奇的市民前来打卡。近两年多,甚至有人绕过围封的铁丝网及看管人员,冒险偷爬或夜闯禁地,将所拍的视频绘影绘声地发布在社交平台或影片分享网站,催谷人气。
校园自杀事件 纯属虚构
元朗屏山南北路的达德学校,创于1931年,最初校舍设于屏山邓氏宗祠旁的愈乔二公祠,1961年迁至现址两层高的新校舍。达德学校最高峰时有学生700多人,1998年因收生不足,停办荒废至今。
废校后,屡传“闹鬼”,当中以女校长在校内厕所自杀及学校前身是乱葬岗的流传最广。身为校友的原居民、时装设计师邓达智曾澄清,自杀事件是以讹传讹,死者是校长妻子,发生的地点并非学校而是在校长家。据悉,当年警方及报章均没有该校内的自杀纪录和报道,传闻明显不实。
有研究屏山邓族历史的民史学者及屏山父老透露,乱葬岗的传闻来源于新界原居民反英抗暴的血泪史。
1899年4月14日至19日,英国派军队强行接管新界时,遭到原居民强烈反抗,导致500多名乡民被杀,史称“六日战争”,大批遗骸被集体埋葬在达德学校球场的位置。
屏山的达德公所正是当年达德约发动“抗英揭贴”,以及指挥中心的所在地。1938年乡民重建达德公所,在遗址墙罅隙里,找到当年遇害者名单,有姓名者计有173人,当中包括11名已婚及未婚的女子。死者中,大部分是屏山邓氏村民,计有81人。
“鬼校”保安:“我不知什么灵异鬼怪,要入来就要有批文。”
“我不知什么灵异鬼怪,这里全被围封了,要入来就要有批文,否则报警!”
两名驻守达德学校的女看更说,“这里有没有灵异、鬼怪?不是太清楚,这里现在晚晚都有人看守过夜,所有人要有批文才可进来。”
记者问她们:“最近有无电影公司来拍片?”
“有啊,之前有电影公司来拍了五个月,上个月才拍完。”女保安员隔着铁闸、气定神閒地说。“鬼校”气势,完全被两名女保安震慑住。
屏山的居民同样对鬼邪传说不屑一顾,“边度有鬼,这些全是外面的人以讹传讹,这里的鬼多得过和合石坟场那边?如果那么怕鬼,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住在那边的居屋和私楼。”住在坑尾村的70岁原居民邓伯,由小一至六年都在达德学校上学,他对传闻嗤之以鼻,形容传讹的人胡说八道。
坑尾村原居民邓伯说,活了91年从未遇过鬼,该校被列为亚洲十大恐怖地点之一,完全是媒体的过分夸张。
筱庐旧街坊:“这里的一樑一柱都好有特色,好漂亮!”
位于元朗大棠路有80多年历史的古宅筱庐,跟达德学校一样以“闹鬼”闻名,吸引不少人前来“打卡”,甚至突破围栏,夜潜禁地探险。
“这里以前一直都有人住,我七、八岁时,还经常陪家姐来这里的二楼,跟师傅学做裁缝,这里的一樑一柱都好有特色,好漂亮!”自小住在附近长大的叶女士,如数家珍诉说筱庐的前尘往事。
“我现在虽已搬离元朗,但每次经过这区,都会来看看,有时亦会带朋友来影相,怕有一天再经过时,它已被拆了,现在是望多一眼得一眼。”对叶女士而言,筱庐既是她的童年回忆,亦有她对元朗的情怀。
愈讲愈兴奋,她希望可以原汁原味地保育筱庐,“因为这种建筑风格在元朗好有特色和代表性。”
对于筱庐何以位列“香港十大鬼屋之首”,更是莫名其妙。“以前从未听过有闹鬼,不知何时愈传愈猛。”叶女士认为:“有时传闻并非坏事,最少可引起多些人关注,这对保育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