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当年今日/回看昔日《大公报》 细味当年端午节

2022-06-03 04:23:3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创刊于天津的《大公报》120岁了,这份全球历史最悠久的中文报章,秉承“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的精神,始终与民族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今年,香港邮政还为《大公报》发行了特别纪念邮票,备受集邮者喜爱。翻阅《大公报》百多年的报纸,大至国家民族重大事件,小至不同年代的社会民生都一目了然。

  今日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往常的这一天,吃糉子看龙舟都是国人的必备节目,报纸也会报道不同地区市民过节情况。翻看《大公报》过往的报道,能够感受到全国各地的端午传统。

  抗战时期的《大公报》曾经六次迁馆,辗转天津、上海、汉口、重庆、桂林和香港,绝不在日寇铁蹄下出版一天。1948年3月15日,《大公报》在香港复刊,当年一篇端午节报道以“甘冒风雨看龙舟  伤时感事弔屈原”为题,短短300字文章概括了过节景象、习俗、天气、物价、节庆活动、安全警示,信息清晰,服务到位,又不失思想情怀。

  不同角度报道端午

  翌年,《大公报》以“锣鼓声中度端午”为题,聚焦香港“吃糉子,看龙舟”,还有纪念“诗人(屈原)节”的景象。这篇报道篇幅更大,对于香港读者而言,显然更“贴地”。之后的端午节,《大公报》在报道上都有不同角度。

  1997年的端午节,全港各区锣鼓喧天,龙舟竞渡,《大公报》“端午多处赛龙迎回归”的报道,将欢乐热烈的气氛展现无遗。今年,端午时节,回归25周年的香港,繁荣稳定的香港,正在开启发展新篇章。\大公报记者 李清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