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港青:机会宝贵 大开眼界

2022-07-29 04:23:4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实习学生沈思彤及Tayyab Shahzada在柬埔寨参与公共卫生教育宣传活动。

  【大公报讯】点新闻记者苏婷报道:致力于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公共卫生发展的共享基金会2018年在港成立,次年正式投入运作,吸引有志青年投身国际公共卫生人道援助项目。有共享基金会的实习生表示,能身体力行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当地人提供医疗帮助,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是一个很宝贵的机会,让我们能冲出香港,参与国际公共卫生事务。”

  在柬埔寨医院实习

  基金会总干事、公共卫生专家陈英凝教授表示,目前共享基金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的援助,主要为白内障手术、病媒传染病防控及应对新冠疫情的支援。基金会希望为有志参与国际人道救援工作的年轻人,在香港搭建平台。她说,以往大部分国际大型人道救援组织主要由西方国家牵头成立,想参与其中唯有远赴海外,“香港环境独特,在这里成立NGO,能为更多有志之士提供新选择,让更多港青有机会去国际参与慈善工作。”

  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六年级医科生沈思彤、Tayyab Shahzada是基金会的义工。“这是一个很宝贵的机会,让我们能冲出香港,参与国际公共卫生事务。”自2020年开始成为共享基金会的实习生,沈思彤便投身到协助筹备、推动国际公共卫生人道援助项目等工作中,今年4月底,更冒着疫情风险随团到柬埔寨考察当地医疗和卫生情况,并在当地医院实习。她的同学Tayyab在基金会实习三年,对Tayyab来说,从零开始参与筹备人道援助项目,并身体力行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当地人提供医疗帮助,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沈思彤与Tayyab分别参与了为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起草项目流程、筹备控制病媒传播疾病公众教育项目,及撰写在医疗车做眼科手术的执行及宣传计划。两人感叹,能前往柬埔寨将筹备已久的项目落地,并在柬埔寨波罗勉省医院的内科、眼科、妇产科、儿科、急症科和传染病科等实习,观察病例,实在是大开眼界。

  毕业后冀成为国际医生

  沈思彤说,当地医疗条件那么落后,环境不好,但医生都仁心仁术地尽力救治每个病患,令人难忘。Tayyab认为,当地人缺乏足够的公共卫生知识,因此非常依赖医生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让我深刻感受到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是医生全力以赴治疗病人的动力。”

  明年四月即将毕业的两人,期盼日后继续有机会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共卫生发展的项目中。巴基斯坦裔的Tayyab在香港出生,他希望毕业后先贡献本地社区,此后亦希望能更多地投身到国际公共卫生事务中,“我们不仅仅想成为本地医生,更希望成为国际医生。”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