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建造业下月加薪 泥水工12.5%最劲

2022-10-13 04:23: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建造业日薪调整

  【大公报讯】记者伍轩沛报道:随着北部都会区的发展,本港建造业将迎来“黄金十年”,不过,现时业内部分工种的劳动人口老化,为吸引更多新人入职,12项已冻薪三年的工种,明年起可以调整薪酬,加幅3%至12.5%。现时工人平均年龄超过56岁的泥水工人,薪金加幅最高,新薪酬将于11月开始生效。工会并希望政府有序推出工程,避免出现工人“一时饱死,一时饿死”情况。

  有别于以往15项工种,工会今年纳入铝质工为新工种。明年薪酬调整中,16项工种中,有12项工程的日薪有提升,加幅由3%至12.5%不等,平均加幅约6%;若以全部16项工种计算,平均加薪5.4%。

  新人入行少 工人平均年龄偏高

  当中泥水工人的建议加幅最高,由去年的日薪1600元升至1800元,加幅达12.5%;天花间隔工人建议加幅12%,日薪将升至1400元;搭棚、喉管、油漆、金属工等加薪介乎5.1%至7.7%;加幅最小的是模板,加3%。混凝土、扎铁和挖掘机三项工种则维持不变。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理事长黄平认为,由于上述加薪的12项工种,已有三年未有加薪,而且部分工种的工人平均年龄偏高,对新人的需求增大,“泥水工人现时约有一万名,但平均年龄已经高达56岁,若不提高薪酬,吸引多些新人入行,未来有机会面临人手荒。”

  黄平认为,薪酬加幅要考虑雇主承受能力,本次加幅相当温和。而香港目前是缺少一万名工人,假如有合理施工期,例如四天建一层楼改为七天,再加上新科技使用,便可解决工人疲劳和不足问题。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权益主任吴伟樑透露,今年1至9月因疫情影响来料不足,导致工人开工不足情况较严重,涉及已追讨3000多万元欠薪,去年则只有3200万元,至于沙田、马鞍山和西贡区屋苑都有维修工遭欠薪。工会期望,承建商不要胡乱降低投标价,导致无法支薪。

  此外,建造业总工会在8至9月期间,访问1470名会员,查询建造业长远发展的意见,83%受访者认为政府应有序推出工程,并设立“施工期”,有助减少发生工业意外。黄平表示,若工程“一窝蜂推出”,会造成“工程一来,一下饱死、一下饿死,令工人要不有工开,要不无工开。一旦赶工,劳动力更紧张,造成很多不合理的施工期,令工人疲惫,甚至出现工业意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