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一国两制”实践规律和历史经验,一锤定音:“‘一国两制’这样的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
“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香港发展一直牵动着我的心。”2017年6月29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莅临香江视察,饱含深情的一句话,深深触动港人的心。
“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心着香港的发展,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苏州过后无艇搭”,总书记亲切地引用香港俗语,勉励大家“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设、谋发展上来”。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推动下,一系列重大国家战略和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为香港的发展注入了巨大动力。
人们清晰记得,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建设工地和香港国际机场第三跑道建设情况。总书记对两大工程给予肯定,指出大桥建设是中央支持香港、澳门和珠三角区域更好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中央支持香港机场建设第三跑道,就是为了支持香港巩固国际航空交通枢纽地位,保持和提升整体竞争力。
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总长约55公里,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珠海口岸旅检大楼出境大厅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欢呼声热烈响起。在巡览时,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之下的湾区建设,开世界未有之先例。2017年7月1日,总书记在香港见证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的签署。2019年2月18日,国家正式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几年间,从促进双向投资、推动贸易便利化,到构建新型合作模式、搭建多元合作平台,再到强调建设好大湾区关键在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对香港更好融入这一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提出殷切希望。
“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新的部署。
距我上次到香港来,已经过了5个春秋。这5年,我一直关注着香港,挂念着香港,我的心和中央政府的心始终同香港同胞在一起。
10年间,从“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首次写入国家五年规划建议,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再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系列举措,《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落地落实……一项又一项,指引着香港日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共享祖国繁荣富强伟大荣光。
“我相信,新一届特别行政区政府施政一定会展现新气象,香港发展一定会谱写新篇章。”今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李家超时这样强调。
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香江,“距我上次到香港来,已经过了5个春秋。这5年,我一直关注着香港,挂念着香港,我的心和中央政府的心始终同香港同胞在一起。”
“当前,香港正处在从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未来5年是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2022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
“中央全力支持香港抓住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主动对接‘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央全力支持香港同世界各地展开更广泛、更紧密的交流合作,吸引满怀梦想的创业者来此施展抱负。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积极稳妥推进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充分释放香港社会蕴藏的巨大创造力和发展活力。”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要排除一切干扰聚精会神谋发展”……香港的发展就这样一直牵动着总书记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