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穷人恩物﹂的两餸饭,疫下开到成行成市,总有一间在附近。在激烈竞争之中要生存,必须有新思路新搞作。有两餸饭食店早前推出龙虾、塬条仓鱼,近日更有食店兼售大闸蟹,售价更平过市价;也有地区小店在两餸饭加入泰式餸菜、冻蟹、特色素菜等,款式变得更多样化。香港餐饮联业协会分析,两餸饭利润低,全靠薄利多销,部分食店尝试将贵价食品散卖﹁试水温﹂,希望令顾客花多一点,但估计难以普及。大公报记者钟佩欣赖振雄(文、图)
新冠疫情下,旅游及零售业萧条,各区出现愈来愈多两餸饭小店,主攻街坊客及上班族。业界估计,全港现时约有300间两餸饭食店,遍布十八区,一般最便宜28元至38元不等,部分贴近连锁快餐店价格,价格接近50元;早前部分杀入中环和金钟新店,销售高档两餸饭,每盒甚至卖75元。
靓蟹无人问津 咕噜肉受欢迎两餸饭市场竞争激烈,要闯出新血路,必定要搞搞新意思,大公报记者搜集网民食评,各区两餸饭也有不同特色,例如荃湾有一间主打泰式风味餸菜,包括泰式炒粉丝、泰式滷水猪手、泰式烧鸡扒等,两餸饭售价33元,叁餸36元,加10元还有冬阴功汤。位于旺角的另一间小店,早前兼售冻蟹,但每隻要额外加费30元,铜锣湾一间两餸饭店甚至以大闸蟹作招徕,引来网民热话。
记者前日到该间兼售大闸蟹的两餸饭店了解情况,隔着门外大玻璃,内里的餸菜一覧无遗,有鱼类、炸鸡柳、时菜等,大闸蟹卖48元一隻,不少顾客驻足眼望望,但记者在门外观察近15分钟,蒸熟的蟹放在当眼位置却乏人问津,反而旁边的咕噜肉、炒虾更受欢迎。
该店负责人表示,过去一直主打烧味,自今年3 月起加入两餸饭,生意额升近两成,即使近日政府再度放宽社交措施,生意亦未受影响,笑言 「每日中午12时(食客)就开始排队」 ,每隔一段时间就推陈出新,以往曾推出龙虾等海鲜吸客, 「12时出炉,1时就卖光。」
业界:要顾客多付钱有难度
每隻四至五両的大闸蟹市价介乎48元至128元不等,店家以48元出售,大呻收益微薄。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表示,两餸饭一般走大众化路线,每盒饭利润少于50%,而一般茶餐厅或食肆一盒饭可赚65%至70%,两餸饭全靠薄利多销。
对于有两餸饭店兼售大闸蟹,黄家和相信,源于有食材供应商以折扣价推售,店铺因而引入 「试水温」 ,了解市场接受程度,但他认为,两餸饭始终属平民美食,要令顾客多付金钱,有一定难度,「大闸蟹这类食品,只属时令,不能长期供应,也较难在各区两餸饭店卖到成行成市,最多只会有铜锣湾一类较高消费力的地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