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源远流长/明朝龙秋古井 一直流存至今

2023-01-11 04:23: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龙秋古井建于明朝初年,至今已经有六百多年历史。\大公报记者黄山摄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水围庄氏先祖从福建春阳迁徙而来定居于此,当时这里是一片临海滩涂,主要靠捕鱼晒盐为生。深圳河畔是盐碱地带,打了好几口井,水质甚差,浑浊苦涩,水围庄氏先祖为此忧愁不已。1376年是龙年,这一年秋天,水围庄氏先祖发现了一眼甘泉,便深挖砌井,命名为龙秋泉。书写对联“水环四壁 围昌万年”,便是水围名字的由来。龙秋古井至今仍是水围村的地标。

  城中村改造先行者

  改革开放前,水围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渔村。直到旧村改造前,水围村受困于地势低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片泽国。

  1992年10月15日,作为深圳城中村改造的先行先试者,水围村正式挂牌为水围居民委员会,水围人洗脚上田,从此告别农民身份,转变为城市居民;同一天,深圳市水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始农村城市化建设。

  经过30年的磨砺,这一座城中村逐渐蜕变为深圳中心区的一处旺角。商业大厦、现代化住宅小区、文化广场、博物馆、图书馆、消防站、菜市场、大型超市,临街食肆林立,握手楼拱成狭窄的十字天,展现出水围村的千姿百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