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76岁的李作荣埋首挥毫,句句吉祥字眼,跃然红纸上。\大公报记者易晓彤摄
新春将至,市面的节日气氛渐浓,喜庆的贺年装饰点缀着大街小店。各区街上已见到手写挥春档,坚持传统的街头书法家在街头笔耕墨耘,一字一句写下港人的新春愿望。
有手写挥春档主表示,今年“身体健康”、“生意兴隆”深受市民喜爱。香港与内地已恢复通关,不少港人会到内地过年,有档主说,有市民买下三幅大挥春“家和万事兴”带回广州。\大公报记者 易晓彤
在元朗教育路附近,每年岁晚都有数档手写挥春的摊档,大公报记者近日去到,见到各个摊档将已写好的挥春,或张挂在建筑物外的围栏上,或铺放在地面上,一张张挥春筑起的红墙,构成了亮丽的独特岁晚风景,喜气洋洋迎兔年。
76岁的李作荣每逢过年前两星期,都会在此摆档,小桌一摆,将自己写的挥春和画作挂满身后的铁栏上,吸引不少过路市民驻足欣赏和选购。听到街坊称赞时,李伯满有成就感地呵呵笑。李伯埋首挥毫,潇洒落笔,一个个苍劲有力的吉祥字眼,跃然红纸上,五分锺内便能写完一副对联。
弘扬传统文化
李伯说,退休后,兴趣使然下,拾起毛笔自学书法,他自称独创一格,写挥春讲求快,“填墨会比较生硬,一笔过就会潇洒”,李伯说,“笔墨写的挥春比较有灵气,而且非常清晰,而机械印的字会模糊。每个人的写法不同,但始终会有人欣赏。”
李伯摆档写挥春已经有七、八年,他说,以前一到过年就有好多人买手写挥春,经常从早写到下午三时都未有空吃午饭,但疫情后就水尽鹅飞。不过他说,“自己不介意冷清,摆档写挥春只为有精神寄托,同时亦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挥春往往反映社会状况,也透露了市民大众对来年生活的美好期盼,社会安定繁荣时,大家希望生活过得更好,可以发达,疫情下,大家更希望身体健康,踢走病毒。
李伯说,“身体健康”挥春近年确是较受欢迎,而今年街访对“生意兴隆”挥春的喜爱亦增加。至于“天增岁月人增寿”挥春,一直深受老年人喜爱。他并说,今年挥春没有加价,一张为30元,对联售价130元。
街头的另一边的挥春档,亦摆满了挥春和对联,并有一幅幅诗词,格外引人注目。档主杨汉仁年届83岁,不仅写得一手好书法,亦能创作诗词。他自豪地秀出一本纸簿,里面全是自创的诗词和对联,一字一句寄寓了新年最美好的祝福,可供客人随意挑选写在挥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