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捣药兔神话中,兔子常与西王母一起出现。图为西王母玉兔捣药龟钮铜印。\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童宇介绍兔兔与其他神话角色在文物上的关系,他说,到汉代开始有捣药兔,并常与西王母一起出现,亦有奔兔、蟾蜍在月亮上的图像。当时很多文物都有西王母与兔子这种的固定搭配,例如汉代的西王母玉兔捣药龟钮铜印,他认为是为官者在退休后归还官印后,再自行制作用作替代的印章,当中更有长生不老的寓意在内。而印章更显示原本玉兔与西王母地位是等同的,直到其后王母的地位越见重要,兔子就成了陪衬的捣药工。
唐代时月宫上的主事人之位再起变化,在唐朝出土的月宫纹镜中,嫦娥代替西王母,常常与捣药兔一起出现。童博士引用中大文物馆藏月宫纹铜镜为例,铜镜背部有蟾蜍、捣药兔及桂树,因为唐朝流行修仙,很多贵族女性都曾为女冠。他认为这镜子更隐含“照镜人即为嫦娥”的寓意在其中,更估计:“古人也许真的相信可照此镜后,就可得道升仙。”
童宇解释,由于有关青铜的含锡量很高,所以在打磨好时与现代的玻璃镜相比并不差。这种可清晰映照事物的铜镜是很罕见,因此多用于宗教仪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