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涉事的药房有出售护理日用品及中药。
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仅半个月,游客常到的铜锣湾近日惊现天价药粉风波。有内地游客在社交网站发帖文,称被药店游说购买中药,付款时才惊觉120钱的药粉,竟索价近11万元,事主联络香港海关跟进。大公报记者昨日联络到事主,她指“事情已处理”,并说“以后还是会来香港的。”
海关昨晚证实收到相关投诉,已即时跟进,如发现有商户违反《商品说明条例》会采取执法。有游客及市民表示,希望政府加强对这些害群之马的执法和整治,维护香港购物天堂的美誉。\大公报记者 盛德文、黄山(文、图) 伍轩沛 (文)
投诉人为“小红书”上网名为“默”的用户。她说近日来港旅游,带儿子到主题公园游玩后,晚上在铜锣湾东角道一家“药坊”閒逛,看到一款号称磨成粉使用对身体有好处的中药,大概看了一下瓶上贴的价钱,无仔细问具体价格,便拿了一块请药房人员磨成粉,惟结账时竟被要求支付109,600港元,令她震惊不已。她付款回酒店后越想越不对劲,疑被人欺骗买天价药物,于是报警并向海关举报。
该名读者在社交平台发帖求助后,第二日又去该“药坊”询问,对方仅退回小部分费用(2万港元)。有网友留言表示,该中药可能只是“三七粉”,指过去在香港也曾遇到过类似骗局,幸好报警后店方未有要求付款。
涉事员工已停职
大公报记者昨日傍晚到该间“XX大药坊”实地了解,发现该店前半部与普通药店一样售卖各式药物和护肤品等货物,后半部的药柜摆满了中药及贵价保健品。最特别是这些贵价中药及保健品的价钱牌的底色,均是红色或橙色并且过了胶,药材及保健品的名称及价格用黑色字体标示,字体大易辨认,惟重量单位的“两”或“钱”等字却收细,并用上金色字;由于店舖的灯光明亮,过了胶的价格牌中的金色字会出现反光及与底色撞色,很难看清重量单位。
例如店中标价380元一钱的“皇帝草”,标价及名称都是黑色且很大,单位每钱的字体却突变细字且是金色,不但和底色相混,且出现反光。店中另一款一钱160元的金丝石斛情况一样。店中售卖的一款“野生花旗参”标价每两16800元,疑超出市面正常售价。
该店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向大公报记者承认,天价事件发生后,涉事的员工已停职,他当时不在场,不知详情,事情已获解决,并全部退款予事主。至于所售的中药名称及价钱、定价等问题,他一律拒绝回应,“我不是太清楚事情,总而言之,如果客人在店里购物不满意,店方是会将钱退回给客人的。”
事主:以后还会来香港
受害事主的帖子发布后,引来大批网民热烈讨论,但至昨日下午五时许,该帖子便被删除。大公报记者联系到事主,她说已再次联系药坊,并获退回港币2万元,由于着急回内地,接受2万元退款后已返回宁波。她只对记者表示“事情已处理”。她又表示,事件未有让她对香港带来严重的负面看法,并表示“以后还是会来香港的。”
至晚上,事主再发新帖,指感谢大家对她在香港不愉快之旅的关注和建议,也跟商家进行沟通、协商,最后达成协议。又表示之前发帖提到海关不受理,是因自己打错电话,导致对海关的误解。在港期间,有专门受理她案件的海关负责人一直跟进事件。她又强调“事情已经处理好”,感激大家帮她出谋划策。而涉事药坊则声称,已全额退款予事主。
海关发言人昨晚回应《大公报》查询时证实,早前接获一宗相关投诉,并已即时作出跟进和联络投诉人了解详情。海关会继续跟进,如发现违反《商品说明条例》,会采取适当的执法行动。
立法会议员陈凯欣认为,正当香港走向复常之时发生天价药风波,令人尴尬,又担心会影响复常势头。香港是“购物天堂”,不少旅客都因为货品有信心保证而来港购物,她担心事件会对香港形象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