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港铁票价新机制 6月起与利润挂鈎

2023-03-22 04:24:4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港铁完成票价“可加可减”机制检讨,加入与物业利润挂鈎的扣减,有望降低票价加幅。

  政府与港铁公司完成“可加可减”票价机制检讨,行政会议昨日通过检讨结果,六月实施新机制。在新机制下,票价调整与港铁物业发展利润挂鈎,可将票价加幅压低最多0.8%。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表示,引入“利润挂鈎”是回应市民诉求,更长远地降低港铁票价的基线,让所有乘客受惠。连同其他特别扣减,港铁今年票价加幅压低3.85%,但仍有机会加价。

  有立法会议员认为,新机制减幅“出手太低”,与市民期望有落差。有议员认为应将港铁的车站租金收入也纳入票价机制的利润因素,用以对冲票价加幅。\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

  新机制保留了原有的票价计算方程式,但票价方程式中“生产力因素”的计算方法,改为与港铁的香港物业发展利润直接挂鈎。若利润不足50亿元,扣减0.6%;如利润为50亿至100亿元,扣减0.7%;如利润为超过100亿元,就扣减0.8%加价幅度。换言之,港铁的物业发展利润金额愈高,车票加幅愈少。港铁公司去年香港物业发展利润为104亿元,因此今年票价调整幅度将下调0.8%。

  港铁在2019年、2020年的票价调整,共有2.85%的票价加幅因“封顶”机制而延后处理。港铁将在今年票价调整,提供1.2%的特别扣减,以抵销部分延后加幅,即是有超过四成的延后加幅总额会被永久抵销。剩余的1.65%延后加幅则继续延后实施,加上港铁公司考虑到本港经济刚复苏、自愿将今年0.2%的票价加幅延迟实施,即是合共有1.85%的票价加幅延至明年实施。

  新公式推算 今年票价或加2.45%

  林世雄称,票价方程式中的去年12月的“运输业名义工资指数”,要待政府统计处于本月底公布,若假设工资指数按年变动为3.9%,推算港铁今年票价加幅为2.45%(详见表)。他强调,实际调整幅度需待政府统计处公布工资指数当日作实。

  港铁在2017年的票价机制检讨,引入每年0.6%的“特别调减”,有关调减将于今年届满。新机制引入与物业发展利润挂鈎、最多0.8%的扣减,与过去比较,只增加最多0.2%的扣减。林世雄认为这0.2%是“大数字”,因为是直接影响票价,形容是“生生世世”影响票价基数,“复利效应在50年后会十分显著”。

  林世雄表示,今次检讨是政府和港铁花了最大心机和诚意得出的成果,目标非常清晰,就是希望市民享有稳定的票价,同时回应公众诉求。在经济逐步复苏的势头下,希望每位乘客能够从一个温和的票价调整幅度和各项票务优惠中受惠、有获得感。

  港铁行政总裁金泽培表示,港铁必须遵守票价机制,以确保公司财政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并希望支持香港在疫情后的复苏。

  市民:应将周边商品收益纳扣减

  对于港铁票价机制完成检讨后,今年仍可能加价,每天搭港铁上下班的市民吴先生说感到失望,“每日都要搭地铁,再贵都係焗住要搭。但几时听过车票减价?”他认为应将港铁的广告收益、周边商品收益等也纳入计算扣减,进一步压低票价加幅。市民郑先生说,疫情刚过去,大家努力复苏,港铁自愿延后0.2%的票价加幅太少。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主席陈恒镔认为,调整方案未如理想,新机制减幅“出手太低”,与市民期望“有落差”。他称港铁享受政府以铁路为骨干的运输政策,但未能取消隔年累积加幅,令人失望。他认为港铁若赚取超过100亿元,便不应加价。

  实政圆桌立法会议员田北辰建议,将港铁车站商店租金、广告收入等其他收入纳入利润对冲,并将延误罚款与管理层花红挂鈎。

点击排行